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货币延续正常轨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时间:2020-11-27 00:00:00来自:兴业证券字号:T  T

事件: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看点有:

经济环境判断:复苏延续,关注疫情、公共债务、金融市场三大海外风险。

全球经济方面,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指出“部分经济体经济指标继续边际改善”,相较二季度更为乐观。但也提示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公共债务可持续性及金融市场波动放大三大风险。中国经济方面,随着消费改善及投资、进出口增速转正,三季度报告指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通胀形势则延续二季度“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的判断,同时提示未来全球疫情演进对供给端冲击的不确定性,以及基数效应、春节错位等因素对短期CPI的扰动。

货币政策思路:适时而动,尽可能长时间维持正常轨。继二季度货币政策从“抗疫”回归正常轨后,三季度报告整体基调与易纲行长10月21日在金融界论坛开幕仪式的发言维持一致。1)新增“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

的表述,“根据宏观形势和市场需要调节货币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2)“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陈述,新增“不让市场缺钱,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的说法;3)对社融和M2增速的表述,由“合理增长”改为“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4)明确对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提出“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短期整体金融风险可控,中期加快健全处置、问责制度体系。三季度报告对金融监管的表述明显增加,继续强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短期来看,“坚决不让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区域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意味着风险整体可控。中长期来看,对金融风险处置问责体系建设的表述整体强化,“压实股东、各类债权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责任”,这与11月21日金融委会议“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责任”、“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的态度是一致的。

伴随着经济增速波动收敛,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总量波动或也将下降。与08-09年和15-16年两轮货币宽松对比,本轮货币政策定力足振幅小,没有大放,就不会大收。而中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增速收敛并向新的低平台回归,在宏观杠杆率上升、财政可持续性的约束下,政策调控或也将更加合理,以平滑经济波动为主,不会大开大合,整体波动也将下降。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形势超预期变化;通胀扰动风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