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时间:2020-11-25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鄂尔多斯——守护天骄圣灵的宝地,苍天赋予的资源富集地区。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入沙漠、进平原、穿沟壑,孕育了这片神奇的土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给这个“草原明珠”的经济社会发展育新机、开新局。鄂尔多斯市以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总抓手,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引领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11月4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联动机制会议,安排部署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记者了解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鄂尔多斯市政府创新调度机制,建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联动机制,强化限时倒逼、协调联动和督办问效,累计办结项目手续400多项,285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率92.3%,推动解决了一大批重点、难点工作。预计全市全年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扭负为正,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再创新辉煌。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鄂尔多斯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10.3亿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2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6.9亿元,同比增长5.4%。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支持。据悉,鄂尔多斯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14条具体措施,动态优化完善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全面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鄂尔多斯累计减税降费48.3亿元,为困难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70.4亿元、展期续贷110.3亿元;新投放贷款344亿元;民间投资实现转正,增长8.6%;天然气产量、发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稳定增长;新增就业2.1万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按照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整体来讲,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基本正常,全市复工复产达到应有水平。”鄂尔多斯市市长斯琴毕力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斯琴毕力格表示,目前全市工业经济整体运行还算不错。“特别是我们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保能源供应的决策部署,开展煤炭保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释放煤炭产能,煤炭日产销量均超过22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鄂尔多斯着力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全市已建成5G基站914个,用户28.65万人,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器装机能力突破30万台。建成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煤炭生产大数据平台、内蒙古羊绒交易大数据平台、物流互联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肥料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等,有效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以大数据产业为切入点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市数字化基础能力、应用水平和发展环境大幅提升。”斯琴毕力格表示,麻地梁5G+智慧矿山、中煤蒙大智慧工厂、伊泰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等产业数字化应用全国领先。

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样板

鄂尔多斯三面黄河环抱,境内流经728公里,全境全域为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鄂尔多斯来讲,既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机遇,也是必须担当和做好的重大任务。”斯琴毕力格直言。

在斯琴毕力格看来,作为国家战略,势必要坚持规划先行。“我们委托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基本编制完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近年来,鄂尔多斯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样板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十大孔兑治理。此外,鄂尔多斯还出台绿色矿山建设条例,落实矿区环境治理基金43.2亿元。开展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大行动,启动实施两轮棋盘井蒙西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33处入黄河排放口整治、沿河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国堤内限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重点治理工程,着力保障母亲河黄河安澜,坚决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治理率分别达到70%和30%,鄂尔多斯全市建成自治区级以上绿色矿山94个,森林覆盖率达27%,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0%以上,国控地表水断面全部达标,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9%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全面推进荒漠化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鄂尔多斯将农牧业发展融入生态保护治理大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和种养结构,推动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近两年,我们每年设立5亿元乡村产业基金,以农牧部门指导推荐、金融机构审核把关的方式,大力扶持‘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绒山羊、细毛羊、肉牛、有机瓜果蔬菜、小杂粮等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为736个项目投放资金10.3亿元,有效解决了农牧民和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统筹整合涉农涉牧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