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顺周期击鼓 强制造起舞
时间:2020-11-23 00:00:00来自:国泰君安字号:T  T

摘要:

[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转正已经持续一个季度,当前的宏观经济条件,对制造业投资的景气表现相对有利:

产能利用率回升,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平稳,这种合意状态有利于制造业投资的持续上行;

三季度GDP产出缺口仍然为负,需求端整体有待进一步释放动力(消费复苏,出口韧性),持续的结构性补库将对后续制造业投资带来促进。

滤除趋势后,工业利润周期未来的景气修复表现,至少维持在半年以上。

基于有利的宏观条件,我们认为内外因素的共振将持续推升中国制造业动能:

内部因素,短期可选消费复苏的引领仍将持续。政策层面对促消费仍在不断加大力度(汽车、家电家具家装消费),叠加未来地产竣工端上行,地产后周期链条受益的确定性会进一步提高。长期角度,内部的产业升级将为高端制造带来结构性机会。“十四五”产业链现代化的政策红利下,国内部分高技术制造行业的政策机遇面临提升,机械设备(工业机器人)、5G建设等均将对高技术制造带来结构性助力。

外部因素,机械设备(零部件)等订单粘性下的供给替代,美国补库的开启将从出口维度,持续支撑国内制造业景气。

内外共振之中,中国的制造业动能在2021年将面临显著抬升。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叠加政策红利将推升中国制造的升级与优化,以及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中国制造正成为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压舱石。

国内经济:地产销售有所回暖,上游景气度提升。地产销售同比回升,中游高炉开工率小幅回落,钢铁产量同比回落,水泥、动力煤、螺纹钢价格提升,螺纹库存环比下降。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回暖,此外蔬菜价格环比降幅收窄,猪肉价格环比降低。流动性方面,货币市场利率走低,人民币持续走强。

国际、国内政策:RCEP签署,助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出口高景气再添新催化。英欧谈判再陷僵局。国内促消费政策再加码,中国对加入CPTPP持积极态度。

下周关注:数据方面,美欧将发布11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PMI初值;中国将公布10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事件方面,美联储、欧央行将公布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韩国、瑞典将公布利率决议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