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调研发现,中央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加强平台建设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记者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工程”)获悉,该企业充分整合集团内外部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强力推动建立以科学技术研究院为龙头,企业研发机构和海外分支机构为骨干,各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的“1总+多院+N平台”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合理布局科研力量,提升科技资源整合能力。
据介绍,中国化学工程拥有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日本尖端化工技术研究株式会社,多家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研发平台和研发课题布局。重点关注化工石化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化工新材料产品、高端专用化学品,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此外,中国化学工程牵头组建的国家“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被科技部认定为A级联盟。
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建交通”)紧紧围绕中建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全面加强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创新,围绕“规模化发展是前提、专业化打造是基础、精细化管理是关键、品牌化经营是保障”,加快在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核心竞争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学技术支撑。
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建交通从总部到各子企业均研究制定了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成立了各级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工作举措。结合各子企业实际情况,中建交通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组织体系,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子企业科技创新的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实现责任层层传递;注重科技创新的成果导向、价值创造导向,推动科技成果由量变向质变提升,促进转化水平持续提高。
10月2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指导,国网电商公司(国网金融科技集团)联合20余家央企发起的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在北京成立,该平台将发挥央企引领力和带动力,搭建央企区块链服务网络,构建区块链产业融合新生态,这也成为国网电商公司为适应区块链产业化发展下的“先手棋”。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表示,创新平台是聚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提升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托平台发布企业科研需求或技术攻关意向,企业内部、外部的科研人员既可以独立承担平台所发布的研究任务,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其他科研人员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另一方面,企业内外部研发人员可以共同使用创新平台中的科研资源,从而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
“科技创新不是简单的科学加技术,需要协同发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认为,通过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可以聚集强大的科研队伍,发挥人才优势。二是可以发挥科研资金的集约优势,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三是通过平台的集成创新、联合驱动,可形成强大的科研创新动能,提升联合创新效率。四是通过平台优势,实现超前部署、集中攻关。
持续加大投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截至2019年底,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哈电集团”)累计科技投入达54.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年均4%以上。
哈电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科学制定技术攻关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拓宽研究领域,先后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电站服务平台主题月活动,“互联网+服务”为电厂提供“24365”(24小时365天)在线服务,平台注册账号从300余个增加到1000余个,注册电企数量从100余家增加到300余家;参与建设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等2个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除此之外,哈电集团在气电、通用设备、新产业等其他方面皆取得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例如在生物质发电方面,研制的大唐长山热电厂燃煤耦合生物质气化发电项目,顺利通过了试运和性能考核试验,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成为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领域的“引领者”。
今年以来,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铁建重工”)加快推进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超级地下工程智能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攻克超大竖井全断面破岩与分级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