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老年人如何做财富管理?
时间:2020-11-23 00:00:0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部署了2020-2050年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银发经济”“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等措施。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增强财富管理供需的适配性已成当务之急。

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加速推进

国际上对于人口老龄化的认定有两个通行标准:一是“65岁标准”。1956年,联合国提出,当一个国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意味着这个国家(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进一步升级为“超老龄化社会”。二是更为宽松的“60岁标准”。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提出,当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即代表这个国家(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一些国际机构和发达经济体,如联合国每年发布《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多采用65岁标准;部分发展中国家基于人口寿命相对较短、退休年龄相对更早等因素,更倾向于60岁标准。我国同时公布两个口径的人口统计数据,但部分省市区以60岁标准优先。

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普遍趋势

1990年至2019年近30年时间里,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以每十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6%升至9%,并于2005年跨越了7%的分界线,宣告世界整体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未来这一速度还将加快,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老龄化比例将进一步升至16%,也就是说,届时全球将拥有15亿老龄人口。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拉美和加勒比将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地区。

根据人口学研究,决定老龄化程度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预期寿命和出生率水平。其中,前者越高,意味着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长,老龄化的分子变大;后者越低,意味着人口基数日渐萎缩,老龄化的分母变小。最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两大因素此长彼消的演变态势十分明显。

一是人口预期寿命显著延长,“高龄化”趋势明显。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总体稳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提升,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居民饮食更注重营养健康,再加上科学发展推动医疗水平日臻进步,助推全球范围内人口寿命稳步延长。199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64.2岁,其中男性61.9岁,女性66.5岁;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为72.6岁,增加了8.4岁,其中男性为70.2岁,女性为75岁。联合国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有望进一步升至77.1岁,其中男性为74.8岁,女性为79.4岁。一些发达经济体,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女性人口寿命更将升至87.1岁。

二是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上世纪50年代初,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分别为46.9‰、41.9‰和22.6‰;1990-1995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分别为43.5‰、25.1‰和13.8‰,后两者降幅较为明显;2015-2020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分别降至34.5‰、18.1‰和10.8‰,分别下降9‰、7‰和3‰,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也明显下滑。

我国老龄化的四个突出特征

与世界趋势相比,我国与多数国家一样,已明确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我国的老龄化又有鲜明特征,如老龄人口数量庞大、老龄化速度更快、内部差异明显等。

特征1:我国老龄化尚处于爬坡阶段。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整体上看,我国老龄化尚处于爬坡阶段,还处于老龄化的第一阶段(老龄化社会)向第二阶段(深度老龄化社会)过渡期,远未到达顶峰。与日本相比,日本65岁以上老龄化比例高达28%,为我国的两倍多,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的第三阶段(超老龄化社会);与韩国(15.1%)、新加坡(12.4%)等东亚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老龄化比例也不算太高;在东盟成员国中,泰国(12.4%)也略高于我国。

特征2:我国老龄人口规模世界第一。2017年末,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4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58亿人;2018年,我国新增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千万;到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人,几乎与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印尼的总人口数量差不多,仅比美国总人口少3000万。我国老龄人口的规模之大,世界前所未有。当然,这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也有很大关系。

特征3:我国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世界。199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还只有5.3%;2000年前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这一比例升至11.5%,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全球平均每十年提升1个百分点的速度相比,我国平均每十年就提升2.1个百分点,速度快了一倍多。

究其原因,一是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延长。1990年至2019年,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68.55岁增至77.3岁,增幅为8.75岁。在医卫条件更好的一线城市,人均期望寿命已接近甚至超过欧洲和北美平均水平,如上海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1990年的74.9岁升至2019年的83.66岁。二是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