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跌出前十不及疫情后的武汉,天津该着急吗?
时间:2020-11-20 00:00:00来自:中国新闻周刊字号:T  T

GDP跌出前十不及疫情后的武汉,天津该着急吗?

天津亟需发展的紧迫感

2020年,一场疫情,让城市GDP排名也变得不同起来。北方重镇天津,第三季度GDP罕见跌出前十,排名第十一位。对于天津而言,这样的成绩,是近四十年第一次。

据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天津GDP总量10095.43亿,不及第十名武汉的10326.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天津同样恢复缓慢,同比下降16.8%。

对天津而言,不论与自己历史成绩相比,还是跟其他三大直辖市相比,都几乎处于历史最低点,甚至还不及今年被疫情“重创”的武汉。

坐拥津门巨港、被定位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该着急吗?

被武汉挤出前十

GDP被挤出前十,这样的成绩让人意外。但结合近年来发展的趋势,却发现天津的失速,有迹可循。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室主任刘治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疫情之下的GDP排名,不具有常规参考性,但天津近年经济排位下滑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关注。

2020年一季度起,天津GDP就开始被南京超越,只是在武汉因疫情“掉队”的情况下,才勉强保住第十名的位置。但2020年上半年,在武汉增速低至-19.5%的情况下,天津GDP仅比武汉高出14亿,第十名已岌岌可危。

此次取代天津挤进前十的武汉,复苏势头强劲。众所周知,2020第一季度,武汉受疫情冲击严重,直到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仍没有转正。不过,武汉GDP总量已接近上年同期九成,同比下降10.4%,回升幅度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2020年前三季度的排位,极有可能延续到年底。

天津今年前三季度GDP为10095.43亿元,同比增长0%。相比前三季度GDP10601亿元,同比增长3.3%的南京,总量已少506亿元。去年南京GDP全国第十一名,2020年全年大概率会取代天津,进入前十。

具体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天津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90亿元,同比下降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353.82亿元,同比增长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612.71亿元,同比增长0.1%。与第二第三产业强劲回暖的武汉相比,天津第二第三产业的复苏,算得上缓慢。

更雪上加霜的是,叠加严厉的地产调控政策,今年不少天津居民明显感受到,房价降了。

2016年,李明(化名)以130万元的总价款买下天津市东丽区一套二手房,买完之后房价不断蹿升,最高时达到210万元。但最近的挂牌价在140万元左右,基本跌回到4年前购买时的价格。李明感慨,如果算上物价上涨、房贷利息,可能还要赔钱。

事实上,2000年左右,天津有过一段辉煌。那时候的天津,在沿海城市还是一枝独秀。

1999年到2014年,天津的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年到2013年,增速分别为17.4%、16.4%、13.8%、12.5%,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2014年至2016年,尽管天津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为10%、9.3%、9.1%,在各省市中也位居前列。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肖金成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天津过去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拉动,投资需求下降以后,新的增长动能却没有跟上。

六年GDP降六位

经济失速、房价下跌、社会消费总额恢复缓慢……2020年的天津,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6年前的天津,GDP全国排名第5,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从第五到第十一,天津只用了6年。事情的转折在于,天津曾经发展的重要动能——滨海新区,出问题了。

2019年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天津2018年GDP大幅下调近5400多亿元。这一降幅甚至与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GDP不相上下。天津GDP排名直接从第六位掉到第十位。

2020年初,天津统计局发布说明,将2018年GDP大幅修订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淘汰一批落后产业;二是严肃查处统计造假,挤出积累的“水分”。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曾分析,滨海新区近年来享受了一系列的政策。有一些政策刺激了外地的企业注册在新区,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注册后却在外地经营。这些企业对滨海经济的带动不明显,不是内生动力,属于统计上的虚高现象。

2017年环保督察对天津的经济也带来了影响。对于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意见,天津市高度重视,对全市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查出了近1.9万家“散乱污”企业,并对其中9000多家污染严重、整治无望的企业实行了关停。

主动“刮骨疗毒”之外,产业结构的深层调整,也让不少天津经济曾经的亮点,逐渐黯然失色。

“一只机”——摩托罗拉、“一碗面”——康师傅,曾是天津企业的代表。

早在2012年,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位于天津的摩托罗拉工厂被卖给代工品牌伟创力。到2016年,伟创力位于天津的工厂彻底关停。快消品牌康师傅如今的地位和支柱地位,也早不如往日。

更令人唏嘘的还有天津重要的汽车品牌——夏利。

夏利汽车曾是中国家庭轿车的开创者和启蒙者。1983年,国内第一个微型车批量生产基地落户天津,在政策扶持下,生产基地得以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上海滩头红夏利,长安街前黄大发”的车市谚语,正是夏利曾经辉煌的写照。2018年中国车市步入“寒冬”,汽车行业洗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