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年间回收废品到如今成为备受喜爱的月嫂,身边的朋友都觉得,43岁的陈灿根彻底变了个人。
“那些90后、00后宝妈会告诉我用洗面奶、敷面膜,我自己都感觉说话时候声音变得温柔多了,认识的人对我的态度也完全变了。”她笑着说道,从2019年开始参与当地家政服务的培训课程之后,她和家人的生活条件和个人状态都得到了巨大改善,眼下对她的派单已经排到了今年底。
一改平江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固有形象,接下来陈灿根甚至开始考虑,在升级为金牌月嫂之后,将为孩子在县城买房列为下一个生活目标。
这还只是脱贫攻坚背景下,受益于政策支持和企业带动后的一个个人缩影。
2018年5月,碧桂园集团与湖南省平江县签订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结对帮扶协议,集团湖南区域(原)组建7人专职、区域全员参与的扶贫队伍,驻扎在扶贫一线。
由于具备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灵活的市场化能力,企业往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于捐献物品和资金的方式,真正参与到脱贫攻坚生态链条中,企业的角色往往能“授人以渔”,并在产业后端提供就业机会,完善整个扶贫环节。
随着2019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文件,宣布经考核,同意平江县脱贫摘帽。在确保脱贫攻坚稳定性的基础上,为推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的工作规划也就此开启。
小角色的大转身
10月末的一个午后,陈灿根抱着雇主家熟睡的婴孩出门散步,与人交谈轻声细语,孩子在她怀里安然度过这午休时光。
当时她正异常忙碌准备着接下来人社局组织的职业技能大赛。去年因为正上单赚钱,不敢请假出来参加培训而没能成功过关,今年她正为此全力以赴。
原本害怕耽误照顾孩子想跟雇主请假,没想到当时备受信赖的她得到诸多宽限,这一单的宝妈有空了就帮助她纠正普通话,练习着如何参赛开场,不亦乐乎。
很难想象在几年以前,她和丈夫还是以回收废品为生,整天说话大着嗓门,却常常在生活中吃亏,还要辛苦拉扯着家里的3个孩子长大。
变故发生得很突然。2010年陈灿根母亲遭遇车祸,治疗花费了几十万,举家一下子背上巨额债务。在2019年8月,经村干部介绍,她参加了当地组织的家政服务培训,并取得初级证书。不仅培训免费,还领取了800元生活费。
“领证”之后却不敢“上岗”,还是培训机构的老师刺激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她的第一桶金才在去年9月正式到来。
“当时要去广东工作,69天我赚了1.1万元,回来之后立刻就被安排上班了。”陈灿根回忆道,之后就基本没怎么休息过,除了今年初的特殊情况略有影响,如今她已经带过了约26个婴孩,工资也从早期的3000元/月,到现在的7000元/月,在这些基本工资之外,还会碰上加班费和一些额外的奖励,至今赚了9万多元。
今天的情形是她怎么都想不到的。原来因为初中没有毕业,到处都没有机会,深受生活窘迫之苦。但现在,旁人开始高看她一眼,“收入增加,人有自信了,别人都说我年轻了不少,体重也减轻了。”
本身喜欢小孩,让陈灿根深深迷上了这项工作,“我带过的小孩子都长得很好,有的一个月可以长三四斤。”说到这些她不无骄傲。
2019年12月她继续考取了中级证书,今年1月开始学习催乳师,成为金牌月嫂是她的职业理想。
生活中类似的机缘巧合也发生在了黄购奇身上。原本依靠饲养豪猪为生的他怎么都没料到,祖传产业会帮了他大忙。
今年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豪猪买卖生意被取缔,他想到了祖传的酱干生产工艺。
“跟现代工艺不同,祖传工艺是采用24味中草药加上土鸡熬制出来。其实原来我们也有酱干产业,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黄购奇介绍道,在当地财政部驻村书记的牵头下,碧桂园前来帮助扩大生产、帮助招工,并且打通销路、帮请设计公司做包装设计等工作,加上村集体制度的推动,产业迅速扩充开来。
“今年我们已经拿了5000元给贫困户分红。预计明年总产值保守估计在300万人民币以上,明年可以拿到10多万给贫困户分红。”黄购奇如此预估。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
陈灿根和黄购奇成功实现角色转换,离不开当地由企业操刀的就业扶贫计划。
培养出几十位“陈灿根”的培训机构平江县雅贝家政服务培训学校,是碧桂园经过多番调研后敲定的委托培训合作机构,签约时要求的条件之一是,就业率达到60%。
据平江县雅贝家政服务培训学校负责人方珍然介绍,目前学校已经可以实现65%-70%就业率,最高一期学生就业率还突破了85%。
“碧桂园帮助我们扩充教学场地,早期我们只有一间教室,在2019年搬进了一个300平米的地方,今年在平江县人社局等要求下,我们现在的学校楼上楼下有三层大约有1000平米的教学面积。”她介绍道,就业信息也得到不少帮助,碧桂园还会与学校一起去更下沉的市场宣讲,以期吸引更多人前来学习,“帮助更多女同胞和贫困户”。
据碧桂园平江扶贫项目部负责人舒子建介绍,碧桂园在当地的扶贫方向是“4+x”,“4”即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X”则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其他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