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烹饪协会和美团共同发起“小店守护联盟”公益活动。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团平台上新增小店数量近30万家,小店营业额环比增长18.4%,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小店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提振消费市场活力的重要动力。未来相关政府部门、其他餐饮生态应当更多地关注和培育小店经济的成长,让其更加“小而美”。
小店经济就好像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是支撑经济基本面的微观力量,能够有效提振城市的内在动力。疫情的发生让许多实体企业经营受损,社会就业在短时间内面临较大压力,而小店经济则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小店经济的背后有庞大的餐饮链和商业租赁行业,它的蓬勃发展也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复苏。
正如小店守护联盟公布的几个典型案例所显示的,疫情的突然发生导致许多从事外贸的小微企业订单大幅降低,用工成本显著增加,现金流承压严重,不得已采取裁员的方式,这让许多年轻人失去了工作。于是自己开一个小店,自己做老板成为当前许多年轻人的新选择,这种完全自主的归属感,以及重新获得收入的满足感,正是吸引他们选择小店经济的重要原因。
相比于其他企业模式,小店经济有它的不足。比如收入不稳定,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等等,但它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虽小而精。小店与其他大型企业不同,他们往往经营面很狭窄,专攻少数几类产品,因而出货时间短,产品质量有保障。其次,正因为这种单一化的经营模式,让他们能够在小众市场找到生存空间,弥补市场空白,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小店经济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以小店餐饮为例,如果说共享单车解决的是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么餐饮小店解决的就是人们对饮食的即时需求。
当前,摆在小店面前最大的困难就是获客和宣传:一是他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和条件,二是没有渠道以及负担不起过高的营销成本。小店守护联盟联合南方周末等媒体,通过达人探店、线上直播等多种方式为小店聚集流量,增加曝光度,拓展获客渠道。除了平台以外,相关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入到小店守护联盟中。比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小店提供一些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必要帮助,包括免税、补贴等等。
小店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监管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学中的“鞋底成本”对于利润微薄的小店尤其重要。所以,监管体系应当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办公建设,协助小店倡导“在线快速办证”,开通证照办理绿色通道,降低小店在其他方面耗费的成本,减轻经营压力。
当然,扶持小店经济并不意味着监管的松懈,有关监管部门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经营环境、税款征收等重要方面的管理,帮助小店经济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