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南浦大桥上,视野开阔:一边是灯火璀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每天有无数金融交易在此诞生;一边是正在打造央企总部集聚区的世博园区,它曾见证世界经贸及科技等多元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按图索骥,浦东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片区都留有追溯城市发展的痕迹。
上海关键收益率、上证科创板50成分指数、“一带一路”货运贸易指数……一项项指数在黄浦江畔诞生,它们见证着发展、创新和开放。以中国价格打造定价中心,以中国标杆参与衡量世界贸易进程。
浦东以这样的方式潜行于历史,又为历史所成就。
30年间,浦东从一片阡陌农田,变身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的现代化新城,书写了现代化建设的“浦东奇迹”。
30年间,浦东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60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12734亿元,以全国1/8000的面积创造了1/80的GDP,打造出全国改革开放的“浦东样本”。
乘风破浪,三十而立。“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已成为浦东的鲜明标志,面向未来,浦东将肩负着更深层次开放的全新使命再次出发。
陆家嘴:与浦东开发开放同龄见证浦东速度
2017年12月4日,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在浦东陆家嘴发布上海关键收益率。中央国债结算公司上海总部、中债担保品业务中心同时落户上海。
近一年后,中央结算公司所属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与IHSMarkit于10月12日联合发布中债iBoxx指数。
2019年6月,中债长三角系列债券指数登场。
一系列指数代表着各方为形成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打造人民币定价中心而付出的努力,它们的诞生也离不开这片特殊土地的滋养。
30年前,全国首个以“金融贸易”为功能特色的国家级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正式诞生。
汇丰人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
上世纪90年代,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的办公地点从浦西迁至浦东时,员工约100人,客户主要是大型外资企业。“业务规模就是一个分行的规模。”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说,今天,公司的资产规模已经迈过5000亿元关口,员工超过7000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员在浦东上海总行的大楼里工作。
“从浦西到浦东,先是从船舶大厦开始,之后因为业务发展迁到森茂大厦,最后在国金中心扩大到大约20个楼层。这个在浦东发展的三级跳过程,只用了不到15年,是真正的浦东速度。”王云峰说。
正是这样的速度铸就了如今的陆家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金融市场体系完善、机构企业和专业人才高度集聚……
目前,陆家嘴有6000多家各类型的金融机构,有890多家持牌类金融机构,陆家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陆家嘴投资设立机构超过340家。
与浦东开发开放同龄,陆家嘴是开放的产物,是浦东开放活力和无限机遇的缩影,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进的实践者。
如今,开发开放的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今年2月,人民银行等部门联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率先制定落实了16条措施,使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尽快在浦东落地,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张江:科创热成资本市场活水释放“场效应”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科创始终是一股硬核力量。
2014年,中央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从此,上海在发力“四个中心”建设的同时,又多了一个新任务:进军全球科创中心!
浦东全力落实中央要求,以张江科学城引领上海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滚动推进“五个一批”重点项目。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
梦”“未来车”“数据港”六大硬核产业为依托,浦东全面发力。
目前,浦东已经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最集中、综合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地区,生物医药领域发展出了多家国内百强企业、独角兽企业。
此外,浦东还是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张江人工智能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网红地标,集聚了IBM研发总部、英飞凌大中华区总部等多个重量级企业,当前正在加快“由岛变区”,将人工智能岛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辐射到整个张江中区。
“浦东正在全力实施‘五大倍增行动’,加快推动这些重点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模。特别是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三个战略必争领域,我们正在集中力量攻坚突破。”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杭迎伟说。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后,浦东这片科创热土也成为科创板上市资源的源头活水。
根据上交所的统计,截至目前,上海总体申报科创板企业70家,其中浦东新区申报32家。目前科创板已上市上海企业31家,其中浦东新区16家,占全市的52%,占全国的8%。
随着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提速,浦东的创新“场效应”正在加速形成。世界顶尖科学家也相中了这片热土。
今年的进博会上,诺华集团(中国)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