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拜登的施政纲领是否将受制于"特朗普主义"?
时间:2020-11-09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这一次特朗普虽然败选,但是“特朗普主义”仍然将在美国政府和社会留下深深的烙印。特朗普之所以可以获得这么高的支持,选民忽视他身上的种种缺陷,并非选民糊涂或者不尊重“常识”。必须认识到,支持特朗普的选民认可的是他代表的保守主义传统,而这本身就是理解美国必须知道的“常识”。

美国时间7日晚上,在经过投票结束后4天的点票统计之后,美国多家媒体公布拜登赢得至少279张选举人票,超过当选需要的270票,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全球主要国家纷纷祝贺,拜登发布了胜选演说。但是特朗普并未认输,表示要进行重新点票和法庭诉讼。

目前点票工作仍然在进行中,拜登最终可能取得306票或者321票。在宣布胜选时,拜登已在普选中取得逾7,400万票,打破了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的6950票的普选得票纪录,成为新的普选票王。然而,特朗普的普选得票超过7000万张,也超过了奥巴马的纪录。由此可见,本次大选的竞争激烈程度史上罕见。很多观点认为特朗普输得一点也不奇怪,靠“常识”就可以判断出来。我们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理解美国需要的“常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施政受到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掣肘。虽然民主党与市场预期的一样在众议院席位竞选中取得领先,并将保住多数席位,但截止到目前的结果却是民主党的总席位有所减少,共和党的席位增加。而另一方面,市场预期的民主党赢得参议院多数席位的情景尚未出现,目前两党各自拿到48个席位,由于乔治亚州要重新选举,最终结果要到明年一月才见分晓。民主党控制参议院多数席位的难度加大,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为拜登将来的施政带来阻力。

虽然我们从今年3月以来就坚定看好拜登将赢得大选,并多次分析拜登的执政纲领对于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但是接下来拜登的施政能否顺利,市场的走势如何,都将与这次投票的结果密切相关。

我们再来重温一下拜登主要的施政纲领,从时间上可能推行的先后顺序说起。首先,在明年1月下旬拜登正式就任前,美国国会将在今年底通过规模在1-2万亿美元的财政救助方案,帮助控制疫情,恢复经济。

拜登就任后将下令全国佩戴口罩预防新冠,保证全民免费检测,并重新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选之后的大规模集会以及冬季来临,未来两个多月,美国的新冠确证病例仍将创出新高,可能对四季度的经济表现造成负面冲击。预计美国的疫情要到明年一季度才能得到缓解。美国三季度经济增速环比大幅反弹的情形在未来两个季度难以再现。

接下来,我们预计拜登会在明年1月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并且逐步推动发展清洁能源,长远目标是美国在2050年成为净零碳排放量的国家,这会有利于相关领域的投资。实际上,新能源在今年资本市场的表现明显好于传统能源。

这两项工作之后,拜登将兑现竞选承诺,全面同步推进他的经济贸易,医疗保健以及外交政策。预计最先看到的变化会体现在外交层面,拜登将以理性开放的态度,恢复和盟友的关系,将修补特朗普与盟友在贸易政策,军事安排等方面留下的裂痕。

在经济贸易方面,拜登将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推动智慧城市、道路与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数年的投资规模在1-2万亿美元。这将有利于传统行业的投资。

拜登政府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逆转特朗普一些放松监管的做法,继续对科技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在疫情逐渐受控后,新政府开始推动新的企业与个人所得税立法工作,目标是将目前企业所得税从平均21%提高到28%,企业海外利润税率将从特朗普时代的10.5%提高到21%。综合来看,金融和科技行业将受到这些政策的负面影响。

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37%恢复至特朗普上台前的39.6%,向年收入超过40万美元的人群加征社会保障税。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家庭,还需缴纳与个税同等水平的长期资本利得税,这些都吸纳了学术界和民主党关于“财富税”的构思。同时会提高最低工资,目标是降低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刺激消费。

拜登政府将推动恢复和优化《平价医保法案》,这是他在2009-2016年担任奥巴马的副手时的重要遗产,被特朗普叫停后在疫情开始后对美国家庭带来巨大的麻烦。但该法案的确存在很多弊端,许多条款需要重新设计。

特朗普政府向主要经济伙伴,包括竞争对手中国的贸易大棒,货物贸易逆差不减反增,服务贸易的优势也减少,都将为拜登政府进行修正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拜登将中断特朗普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计划,将联合盟友和贸易伙伴修订国际贸易规则,重新构建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贸易协议”TPP。这个协议是奥巴马后期遏制中国贸易发展的计划,特朗普上任后即退出。

我们认为中国在疫情控制后展现出强大制造实力和完善的供应链,短期内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关系得到了强化而不是削弱。尽管中长期各国将基于安全考虑重构本国产业链,部分实现他们各自的“内循环”,但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政策,将使得未来数年各国的贸易合作关系相对特朗普时期有所恢复,各国将意识到“全球化”要比“逆全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