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韩宁伟: 中以在农业、汽车软件、生命科学等五大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时间:2020-11-06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国际大咖看进博会

韩宁伟认为,中以双边贸易额的增长表明,即使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期,中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合作仍然十分强劲。在经贸领域,中以两国的合作潜力是无限的,未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奶香浓郁的黄奶酪、源于死海的护肤体验、沉浸式空间“魔法花园”、肿瘤电疗仪器、将空气变为水的空气制水机……来自以色列的十多家参展企业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带来了以色列各个领域的科技产品。

尽管参展企业的数量不算多,但是中国与以色列两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少。“以色列和中国的公司之间有很多合作,这也是为什么多家以色列公司由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代为参加,特别是在医疗设备和化妆品方面。”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韩宁伟(NivHanan)11月5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作为一个今年才来上海任职的领事,韩宁伟向记者表达了对进博会的期待。“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进博会。我从很多人口中听说过它,所以真的很想亲眼看看、亲自参加本年度最重要的盛会。”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之间的交流带来不少挑战。不过,中国与以色列的双边贸易额不降反升。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7月,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贸易总值为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国对以色列出口6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自以色列进口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7%。

韩宁伟认为,中以双边贸易额的增长表明,即使在这一充满挑战的时期,中国与以色列之间的合作仍然十分强劲。在经贸领域,中以两国的合作潜力是无限的,未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希望明年更多以色列企业参展

《21世纪》: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行。你可以介绍一下以色列企业的参展情况吗?

韩宁伟:这是不寻常的一年,以色列公司来参加进博会还是充满挑战的。但我认为进博会是今年最大的事件,向世界释放重要信息。就以色列公司而言,以色列和中国的公司之间有很多合作,这也是为什么多家以色列公司由中国当地的合作伙伴代为参加,特别是在医疗设备和美妆产品方面,不过仍有部分以色列企业自己到场。

比如,科技企业沃特金(Watergen)主打“空气制水机”,该产品采用独特技术,可以从空气中吸取水分,并转换成清洁饮用水。另一家日常家居用品创意设计公司PelegDesign,目前与中国文具生产与销售商晨光是固定的合作伙伴。以色列汽车进出口公司AutoChen与中国的爱驰(AIWAYS)公司也有合作。医疗器械方面,Novocure公司与中国再鼎医药(ZaiLab)也有着独特的关系,该公司拥有用于治疗癌症的设备。

明年,我希望会有更多以色列公司参加进博会。

《21世纪》:以色列在本届进博会上会举办哪些活动?

韩宁伟:本届进博会上,我们将会举行两个主要活动。第一,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将在再鼎医药展台为公司创始人杜莹博士授予“中以友谊大使”称号,以表彰她在中以合作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再鼎医药与以色列Novocure公司树立了中以商业合作的典型,将以色列的医疗设备迅速引入中国并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审核。此外,境外疫情蔓延时,这两家企业共同捐赠急需的医疗物资驰援以色列哈达萨医院,进一步促进了中以之间患难与共的深刻友谊。

另一个活动将与公共设计有关。PelegDesign与晨光集团将携首款创意有趣的设计师系列产品亮相。AIWAYS与AutoChen也会举行一些活动以庆祝合作。

虽然今年参展的以色列公司不多,但我们有很多活动,能够开展这些合作很幸运。

《21世纪》:你认为进博会将如何促进跨国贸易合作与经济复苏?

韩宁伟:进博会的如期举行显示中国经济已经从疫情中复苏,是世界上最早复苏的经济体。从经济角度来说,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全球,恢复是第一步。

进博会上,很多公司会展示其产品以及与中国公司的合作,这将有助于它们在中国合作伙伴中推销自己。因此,进博会既是贸易展览的平台,也是以色列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广产品的好机会。

《21世纪》:你对进博会有什么期望?

韩宁伟:对我而言,我是今年才来到上海。我在上海只有短短的几个月,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进博会。我从很多人口中听说过它,所以真的很想亲眼看看、亲自参加本年度最重要的盛会。

在这充满挑战的一年里,我希望可以从进博会中学习到各方经验,以帮助以色列在明年做得更好。希望下一届进博会能有更多以色列公司参展,促成更多以色列公司与中国公司之间的合作,这也颇具挑战。

中以经贸关系将更加紧密

《21世纪》:面对这样一个挑战时期,中国正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的举措将给以色列企业带来哪些机会?

韩宁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以色列无法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体实际上都需要增长的动能,创新和研发就是其中之一。以色列可以给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带来很多创新,包括技术、设计的创新。以色列没有大型企业,中国一个小型科技公司的规模就和以色列公司一样大。但是,以色列公司可以提出有建设性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