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点评:科技创新扩大内需 到2035年基本实现远景目标
时间:2020-11-04 00:00:00来自:西部证券字号:T  T

事件: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点评:

未来15年,全国的核心发展目标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将成为市场新的热词。公报对这个目标给出了417个字的具体定义。“十四五规划”将会是实现这个远景目标的重要一环。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公报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内需、深化改革、农业农村工作、国土空间布局、文化产业、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生活品质、安全、国防等12个领域提出了要求和措施。

科技创新是重中之重。在前面列举的这12个领域中,科技创新位列第一,可见其在“十四五规划”中的地位。诚然,要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入手,科技创新是应有之义。这个领域会是重中之重,也会继续孕育相当多的投资机会。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本次公报中两次提及构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可见扩大国内市场和内需也将会是未来五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所在。

消费领域也将继续会是投资热土之一。

淡化总量,重视结构。和“十三五规划”不同的是,这一次公报没有对GDP提出具体的量化目标(“十三五规划”沿用了之前提出的"翻一番"这个量化目标)。我们认为这反应了未来增长的“淡化总量、重视结构”的特征,对财政和货币政策在未来五年的走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另外公报对于人均收入给出了具体的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将会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投资方向: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坚定看好人民币资产,尤其是和科技创新以及消费相关的行业。从2020年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可以看出,国内首先控制住疫情。而且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国内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连续性非常强,美国至今新一轮财政政策刺激也无法出炉,对比之下显示了我们的发展优势。

科技创新、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均收入目标将会是“十四五”期间的工作重心。科技创新以及消费领域将继续是好的投资赛道。

风险提示:疫情蔓延风险;政策风险。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