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甬错位协同唱好"双城记"
时间:2020-11-03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浙江有两座明星城市,一座是杭州,一座是宁波。两个城市各有千秋,各有禀赋。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堪称一时瑜亮。近年来,杭甬两地致力于“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

杭州很早就制定了品牌战略,这些年越来越有“网红”气质,吸引了国内外的聚光灯。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宁波一贯以低调示人。今年,通过剖析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域性格,杭州和宁波不约而同制定了新的城市品牌规划,杭州提出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宁波计划建成“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两地都以新的品牌路径,引领高质量发展。

城市的品牌意识

在区域竞争中,“双城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现象。最近十多年来,杭州和宁波走了不同的道路,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杭州自2001年开始走城市的品牌化发展之路。确立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精神,陆续提出了东方休闲之都、电子商务之都、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等。自2007年以来,先后打出“生活品质之城”“东方品质之城”“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等品牌。今年又提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同时,还陆续推出了丝绸、茶叶、服装等产业和企业品牌,湖滨晴雨等治理品牌,形成城市品牌矩阵。把城市作为一个公共服务产品,进行形象设计和塑造,打响品牌,向全世界推销,并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形成良性互动,在各种品牌概念中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赢得万千艳羡目光,吸引无数年轻人投奔,已经连续多年蝉联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

宁波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一直是低调务实的做派,从人的气质到企业经营风格都是如此,崇尚“闷声大发财”,不喜张牙舞爪咋咋呼呼。外界的印象中,宁波似乎没有在所谓“城市品牌”上下过什么功夫。只是在2009年,提出了城市形象主题口号“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结合了当地地标——天一阁和宁波港。不少宁波人秉承“桃李不言”的观念,对传播、舆论之类毫无兴趣,钝感乃至无感。

这种区别,和城市的经济特点有关。杭州以国际旅游城市闻名,商贸消费、文创产业、房地产等倚重大众营销,“吆喝”是“经营城市”的重要内容。宁波是一座工业城市,炼化、汽配等产业和老百姓距离较远,大量工业术语存在技术门槛,在行业的小圈子中“分众传播”,难以做到让普通受众一听就懂,耳熟能详。宁波很多年来守着国家规划中给予的定位“华东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在互联网时代,和杭州的日益“高光”相比,宁波的存在感前些年似乎相对偏弱。

错位发展夯实协同基础

杭州以数字经济、经营城市见长。宁波的优势是制造业,实体经济。十多年前,杭州宁波是浙江的第一方阵,齐头并进。宁波的有些经济指标一度还在杭州之上。这些年来,杭州在数字经济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引领全国潮流,风头无两。阿里巴巴这种巨型能量源,G20峰会、亚运会等各种利好,加之杭州这座天生丽质的名城,从口碑到实惠,都远超浙江省内其他任何城市。

宁波有深厚的工业基础,是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创新型初创企业、省级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均居全省首位;民营制造企业多达12万家,绝大多数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企业。

和大众消费、娱乐游戏、商业互联网等相比,制造业没有一夜暴富的传说,创富效应不太明显。相对而言也不太通俗,车床、轴承……并不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在传播上需要“翻译”。早些年,一些地方轻视工业制造业,片面突出“退二进三”。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制造业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基。宁波的制造业禀赋,是最大的比较优势,是铸造国之重器的战略资源,不能用眼前的利益和简单的数字来衡量。

协同发展的基础是错位发展。齿轮凹凸有致,才能互相咬合。如果同质化竞争,就不可能协同。一把GDP的尺子量过去,就没有了“错位”的意义。

如果说杭州是班级里那个兼具艺术气质和文化创意头脑的灵慧好学生,宁波就是那个闷声不响、踏实苦学、在方程式和实验室中埋头用功的理工男。人们很容易被杭州的美貌和文艺才能吸引,偶一回眸,发现还有一位内秀的宁波同学撑起了班级的重要实力。

作为网红城市,杭州偏重“toC”,曝光度很高,宁波偏重“toB”,相对低调。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宁波可能不够“热闹”,但“枯燥、晦涩”之中有情怀,发展制造业就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杭州已经很“热闹”,同样也要不断做深“门道”,才能在内涵式发展之路上持续做深、做精。

“棋眼”“药引”总结既往规划未来

城市品牌是区域经济的“棋眼”“药引”,总结既往,也指导未来规划,传播属性和辐射效应的背后,是对经济社会数据和实践素材的深厚积累、全面掌握和精炼归纳,提升为高度浓缩的标识符号。

对杭州来说,“数字经济第一城”直观展示资源禀赋、发展抱负、信心担当,“生活品质之城”上承古韵、下接人民群众向往。最新提出的“数字治理第一城”代表着在治理创新方面的新求索。对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