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11月2日表示,联汇制度背后有4500亿美元作为支撑,香港金融体系可抵御任何冲击。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0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预先估计数字,香港第三季度GDP同比下跌3.4%,相比第二季收缩9%显著改善,好于市场预期的收缩5.6%。
经季节性调整后,第三季GDP较第二季实质上升3%,结束连续五个季度的技术性衰退。香港特区政府表示,香港经济在第二季触底后,第三季整体表现有所改善,原因在于内地经济稳健扩张带动外围环境改善,本地经济气氛在季度后期随着疫情趋稳有所好转,金融市场活动兴旺。不过,季内经济活动仍然低于衰退前水平。
具体来看,第三季私人消费开支同比下跌7.7%,较第二季14.2%的跌幅明显收窄,主要是因为7月、8月消费情绪受第三波疫情打击后,在季度后期有所回暖。受惠于许多主要市场,包括内地进口需求恢复,第三季本港货品出口及进口由跌转升,出口总额同比上涨3.8%,而第二季则下跌2.2%;进口总额按年增1.9%,第二季则减少6.7%。
由于欧美疫情大幅反弹,加强与内地的合作是香港经济尽快走出目前困局的唯一选择。为此,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于11月3日率队前往北京,与相关部委商讨一系列“惠港”的经济措施,随后将前往广州、深圳讨论如何联手推动大湾区建设和深港合作。
金融市场与经济脱节?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11月2日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表示,香港目前面临三项金融风险,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变化对环球和香港经济的影响、超低息环境下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脱节,以及地缘政治。但他强调,联汇制度背后有4500亿美元作为支撑,因此香港金融体系可抵御任何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与6月时的预测相比上调了0.8个百分点。然而,全球经济的复苏并不均衡。中国经济的复苏步伐在全球遥遥领先,在IMF的展望中,中国经济今年的预期增速被调高0.9个百分点,至1.9%。
“由于全球主要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三、四月起金融市场大幅反弹。但在疫情影响下,经济和企业盈利走势不稳,实体经济似乎与股市出现脱节。由于全球资金充裕,是否会出现资产市场过热情况,无论是股市或者地产市场,作为监管机构,我们需要留意相关情况。”余伟文表示。
同时,他指出,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多个下行风险,并且新兴经济体债务急升。由于市场出现调整,企业违约率预计将快速上升,由目前3%-4%增至12.5%的水平。
虽然面对众多不确定性,但港元表现保持平稳,联系汇率制度运作正常,大量的新股IPO及企业派息等带动了港元需求。余伟文指出,港汇在过去几个月贴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今年已买入约4000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升至逾4500亿港元,反映香港流动性十分强劲,今年至今银行总存款亦录得增长,主要受到新股及资金流入等带动。
余伟文重申,联系汇率制度十分稳定,多年来行之有效,香港无计划亦无需要改变此制度。虽然港元汇率今年以来多次触及强方保证水平,但他指出,目前环球市场有众多不明朗因素,金管局会密切留意港元会否转势,并已做好准备防止港元在弱方被狙击。
楼市未见下行风险
近期香港一手楼市成交火热,有声音认为金管局应考虑放宽楼市措施。对此,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近期市场保持稳定,成交亦见增加,“楼市未见下行风险”。他还强调,“监管按揭贷款一直从保障银行体系的角度出发,会密切监察市场,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不希望影响体系稳定”。
同时,他坦言,香港银行业资产质素第三季继续转差,但不良贷款率升幅减慢,比率在国际上处于偏低水平。“根据我们的预测,即使在十分极端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损失比率只会介乎约3%-4%,不过相信本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强劲,相信无需太过担心。金管局会十分小心处理,不希望出现大幅信贷违约的情况。”
根据金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相关零售银行的资产质素仍保持良好。特定分类贷款比率由今年3月底的0.55%上升至6月底的0.71%,银行体系的整体特定分类贷款比率同期由0.62%上升至0.79%,两者都显著低于自2000年以来长期平均水平2%。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平均录得382.9点,环比下跌0.5点或0.1%,同比亦减少4.8点或1.2%,但以月度来看,9月份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则环比增加1.6点或0.4%。
然而,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录得199宗新增的负资产个案(物业最新估值低于银行按揭贷款额),涉及金额11.55亿港元,宗数及贷款金额环比分别上升56.7%及58.9%(第二季录得127宗及7.27亿港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数据发现,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2003年6月,当时共有超过10万宗负资产按揭,占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额高达1650亿港元。
中原按揭董事总经理王美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份香港本地暴发第三波疫情,第三季度平均楼价微跌1%至2%,促使负资产数字掉头回升至199宗。由于楼价跌幅轻微,负资产数字仍属相当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