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个城市公用设施投资下滑:中小城镇成长的烦恼
时间:2020-10-24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大都市圈周边城市及城市群之外的城市,人口减少,进入收缩阶段,这是中国的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的一个特征。

当城市逐渐失去产业和人口,失去“造血”功能,下一步还会失去什么?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在铁路、公路等基建投资持续回暖、转为正增长的同时,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下降3.3%,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具体从城市来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统计发现,2013年底至2018年的五年间,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有相关统计数据的611个城市中,有316个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滑。一些城市在这一领域投入的资金,五年间缩减了九成以上。

随着“乡村振兴”“都市圈”等新的区域战略不断提出和落实,这些城市会走向何方?有限的资源如何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之间分配?或许是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过半城市市政投资减少

所谓公共设施管理业,包括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城乡市容管理、绿化管理、公园管理和游览景区管理等,主要是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这一领域的投资增长乏力,也意味着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在住建部每年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上,有两组关于城市维护和建设的资金数据,一个是衡量这一领域财政支出的城市建设维护资金,一个是衡量城建领域社会总投资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

其中,财政投入的数据只显示到2016年。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共投入财政资金约1.38万亿用于城市建设维护,同比增长11.21%。在过去十年中,这一增速仅高于2013和2014年。

而体现社会资本热情的固定资产投资则更显低迷。2018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0123亿元,同比增长4.12%,这既低于当年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低于当年的全国财政收入增速。

需要指出的是,住建部对这类投资的统计口径为5万元以上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不含住宅及其他方面的投资。

体现到具体的城市上,根据住建部的统计年鉴,2013年底至2018年的五年间,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有相关统计数据的611个城市中,有316个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滑。

具体来看,在相关投资增加的295个城市中,有152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和维护投资实现了“翻倍”,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六盘水、简阳和梅州。在相关投资减少的316个城市中,则有166个在2018年的市政公共设施投资减少了一半以上。

额度方面,厦门、成都、广州、武汉、郑州、杭州、重庆、赣州、福州和北京是城建投资增长额度最大的前十个城市。而投资额度减少最多的前十个城市,由多到少则依次是天津、沈阳、兰州、贵州、太原、郴州、南昌、乌鲁木齐、长春和湘潭。

另外,在这些有数据的611个城市中,有超过500个城市在过去5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有所扩大,这也意味着其城市在空间上仍然在对外扩张。而在上述316个城市市政设施投资减少的城市中,有258个城市仍然处在“扩张”状态,这也意味着他们城市单位面积的市政投资强度在降低。

“城扩人散”与投资衰减

在这300余个相关投资下滑的城市中,有53个城市,不仅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下降,还在同时出现了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区常住人口减少的现象。

“人随产走”,人口外迁的背后,是产业衰退、经济不振带来的城市“造血”能力的缺失,这本身也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可能下滑。而如果同时还伴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这会导致城市的维护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更加捉襟见肘。从最终呈现的城市形态来看,美国“锈带”城市,还有国内一些资源衰竭型城市的景象,无疑很好诠释了其后果。

在这53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投资减少的幅度在90%以上,减少幅度最大的鄂尔多斯,从2013年的45.4亿元,减少至2018年的0.6亿元,现在的投资额仅为五年前的1.4%。另外,还有27个城市,5年内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减少超过了50%。而另外的19个城市,降幅在50%以下。

多位受访人士均指出,在我国新的发展阶段下,人口会聚集到城市圈的核心城市,人口外流城市活力不足,会是一个长期现象。而由于产业和人口的流失,这些城市越发依靠吃“财政饭”,有限的财力,也很难大量应用在城市维护和建设领域。

以地处长三角西陲,GDP在安徽能进入前五的城市安庆为例,在省内合肥,省外南京、杭州等城市的强大吸附作用下,在2013年底至2018年五年间,尽管其GDP从1418亿元增长至2196亿元,城市建成区也扩大了25.4%,但城区常住人口依旧下降了2.8%,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则下降了11.1%。当地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喊出,要“大力压缩各级财政的一般性支出,减少非必须、非重要支出安排,节省资金用于保障工资、运转、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

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刘贵文则表示,乡村振兴的建设投入力度加大,而早前政府平台的过度财政扩张政策又导致地方政府贷款融资能力下降,在房住不炒和小城市人口流失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也有了扩张的基础,土地收入也会降低。在三方面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