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全年就业目标几近完成,9月当月消费跳增3.3%
时间:2020-10-19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前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为7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增幅由负转正。与此同时,前三季度,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了由负转正。

分析认为,虽然海外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向长期化、结构化发展,但是中国经济的修复进程不仅在总量上稳中有进,在结构上亦逐步改善。展望四季度,随着海外秋冬季新一轮疫情席卷而至,中国经济的韧性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政策力度料将保持总体平稳,政策的边际转向预计在明年上半年才会到来。

看点一: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123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67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97亿元,增长0.4%。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就业民生较好保障,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从主要指标的变动趋势看,我国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确实是走在了全球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的活力。

近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知名国际组织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预期。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预计中国今年将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幅有望达1.9%,较6月预测上调0.9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近期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预计的1%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9%。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更新的全球宏观展望报告,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上调至1.9%,同时预计明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

中国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新冠疫情,支持了经济复苏是多数分析人士的共同看法。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这与IMF的10月最新预测相互验证,表明中国将大概率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经济增速转正的背后,是投资、消费引擎的“双转正”。

看点二:全年就业目标基本完成

稳就业是实现“六稳”“六保”的关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9.8%。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8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呈现了稳中有落的态势。

从周平均工作时间和农民工就业数量来看,与之前的变化不大。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8小时。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7952万人,和二季度末相比增加了200万人,说明外出务工劳动力是在增加,趋于好转。

从居民收入看,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由负转正。

刘爱华表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和前三季度经济增长0.7%,基本同步。

据介绍,今年社会兜底保障力度尤其比较大,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养老金和离退休金同比名义增长8.7%,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增长12.9%,人均政策性生活补贴收入增长11.1%,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而且远高于整体的居民收入增速。

刘爱华也强调,就业压力仍比较大,还需要进一步通过保市场主体、助企纾困、鼓励灵活就业等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缓解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压力。

看点三:新经济对整体经济带动非常显著

数据显示,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比8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增长;环比增长1.18%。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9%、4.7%,实现了较快增长。

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7.2%、6.8%、4.5%。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8006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4个百分点。

刘爱华说,网上购物、直播带货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持续火热,在线办公、远程问诊、在线教育等新兴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5G建设、轨道交通这些新基建、新消费的带动作用也在增强,9月份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同比增长超过50%,智能手表产量增长超过7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过50%。

“总体来讲,这些新经济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刘爱华表示。

看点四: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持续回升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3%和8.7%。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1.2%、9.3%;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0.4%、16.9%、16.8%。社会领域投资增长9.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