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不良贷款分布马太效应继续。
10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监管数据统计,广东、江苏、浙江3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均超2万亿元,融资之和已占全国的1/3。除山东外,其余省份社会融资规模均在万亿以下。
不良贷款分布亦与此有相关性。截至2020年6月末,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不良贷款率均在1%以下,但深圳不良有所增加。部分内陆地区不良压力仍然巨大,甘肃不良贷款率7.71%,大连市也达6.15%。
在此情况下,银行经营也随之调整。交行、浦发、招行、兴业、民生等银行,长三角地区均是其最大贷款投放地,其次是珠三角地区。
社融前三甲:广东、江苏、浙江
根据央行数据测算,我国各省(区、市)融资继续分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融资比重进一步提升,东北、西南等个别省份融资占比有所下降。
为对冲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上半年融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与2019年全年25.58万亿元规模也相差不大。
在此情况下,广东、江苏、浙江3省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超2万亿元,江苏省上半年融资规模已超去年全年,三地在全国融资占比也大幅提升。央行8月6日发布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表》显示,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超2万亿元,分别为26499亿元、24305亿元、20026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分别达12.7%、11.7%、9.6%,较2019年度分别增加了1.3、2.3、1.0个百分点。
融资规模排名第四位的是山东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484亿元,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的6.5%,较上年占比增加逾1个百分点。
其余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均不超过1万亿元。上半年,北京市新增社会融资9514亿元,占全国的4.6%,下降超1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湖北省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986亿元,占比2.4%,较上一年度下降1个百分点。
从信贷情况看,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新增人民币贷款约4.50万亿元,占全国新增贷款逾36%,且均较去年大幅增加。三省上半年新增贷款均超万亿。2020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新增贷款规模分别是16928亿元、14179亿元、13885亿元,占全国新增贷款的比重分别是13.7%、11.5%、11.3%。
从各城市来看看,2020年上半年,深圳市人民币贷款增加5760.91亿元,同比多增1532.41亿元;上海市人民币贷款增加3430亿元,同比多增72亿元;北京市人民币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379.7亿元,同比少增338.8亿元。
长三角:银行贷款投放“最爱”
以区域为单位,也能看到机构的偏好。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各大银行均加大了长三角地区的贷款投放,交行、浦发、招行、兴业、民生等银行,长三角地区均是其最大贷款投放地。
政策层面也将长三角一体化作为重点领域。2020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从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在更高水平加快上海金融业对外开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30条具体措施。
金融机构也在该地区有战略性布局。此前2019年8月,中国银行发布长三角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计划未来五年在长江三角洲区域新增投入10000亿元信贷资源;随后的2019年10月,工商银行亦发布《中国工商银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在长三角区域新增投入2万亿融资,建设金融创新中心、跨境业务中心、金融交易市场中心3大业务中心。
根据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截至8月末,长三角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7%。
长三角也是全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但各家银行资产质量出现分化,部分大行不良贷款率有所增加。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在长三角/华东的不良贷款率为1.29%、1.19%、1.64%,分别增加0.46、0.19、0.46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在长三角不良贷款率0.90%,下降了0.08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交行、浦发总部位于上海。交行5.73万亿元贷款中,逾1/3投向华东地区,贷款占比达34.71%。2020年上半年,交行华东分部收入529.43亿元,占总营收的41.76%;营业利润144.66亿元,占总利润的36.20%。
浦发银行4.18万亿元贷款中,28.13%投向长三角地区,占比较上年末有所提升。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营业收入180.62亿元,同比减少13.43%;营业利润107.58亿元,同比减少15.50%。
其余国有大行中,来自珠三角的收入和利润比重大多在20%以下。
2020年1-6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收入分别为687.99亿元、811.86亿元、639.01亿元、195.22亿元,占该行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15.40%、20.86%、18.8%、13.34%。营业利润分别为329.00亿元、274.86亿元、277.09亿元、26.88亿元,占总利润的17.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