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20年:不知不觉,中国消费已经全球领先
时间:2020-09-21 00:00:00来自:中国经济网字号:T  T

今年两会期间,“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次提出。此后,双循环发展格局被多次强调。

9月,“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大方向更加具体。

言短意长,环环相扣。由此,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也将进入新常态:由过去的“以外促内”变为“以内促外”,立足本土、精耕内循环将成为长期战略。

弹指一挥间。用更长时段的眼光看,近期做出的战略决策,堪称中国发展路径20年来的重大调整。

2004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也就是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70%。2019年,这个比例降为31.87%。这说明,中国经济早已告别依靠外贸独木支撑的早期阶段,精耕内循环有了足够广阔的战略纵深。

外与内的比例从七三开变为三七开,但也没有必要对外贸的形势过于担心,事实上中国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常年稳居全球第一。这仅仅说明“外贸、投资、内需”的拉动GDP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内需顶上来了。

全球闻名的投资,被谈得很多,暂且不表。我们来说说内需。目前中国消费体量已经与美国大体相当,对GDP的贡献度接近60%。先摆结论:

第一,往后20年,内需(消费)将在GDP贡献度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如果说此前的“七三开”是自然演进的结果,这一次“内循环”与“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则是高层着意加持;

第二,区别于以往补充性渠道的地位,此后的20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将依靠肉眼看不见的供应链升级,在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发挥战略级的作用,成为“中国消费动起来”的主力平台。

1999年,中国发生了两件事情,都与当时的对外经贸部有些关系。

第一件:1999年11月15日,外经贸部大楼,中美敲定协议,扫清入世的最大障碍,并最终得以在2年后成功加入WTO。由此,中国完成了从纯粹的内循环,到内外双循环的惊险一跃。

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力,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大。如前所述,2004年,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达到惊人的70%。中国中小企业从此开始挣外国人的钱。源源不断流入的外汇收入,加上技术引进与产业链布局,帮助中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跃升为“世界工厂”。

第二件:这一年,一个曾在外经贸部下属公司待过的年轻创业者马云,在杭州建立了一个向国外市场推广中国中小企业的网站:阿里巴巴。

对于帮助中国中小企业把货卖到国外这件事,马云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1997年初,外经贸部要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向马云发出邀请,马云决定放弃中国黄页。外经贸部给了该中心200万元启动资金,以及承诺核心创业团队的30%股权。

马云很兴奋地从杭州带了5个兄弟北上,6个人租了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连续苦干了15个月,净利润做到了287万元。但核心创业团队得到的,仅仅是几千元一个月的工资。

1999年9月,杭州湖畔花园小区,十八罗汉凑出50万启动资金成立的阿里巴巴,主营业务仍然是:把中国供应商推向海外。

个人的奋斗与历史的进程,在1999年的下半年发生了奇妙的交汇,并在此后的20年里朝着同一个方向奔涌向前。

2000年,21世纪的第一个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贡献了两个经典笑点。

“你就搁家,整个网,上网呗。”“都多少年不打渔了,还哪有网呢?”“我说的是电脑上网,因特网。”

“我这鞋,阿迪达的;裤子,普希金的;衣裳,克林顿的;皮带,叶利钦的。你再瞧我,我这兜里头用的都是世界一流名牌化妆品,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抹啥我抹啥。”

这两个笑点预言了日后改变中国经济的两大趋势:互联网的普及,与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二者的交集,就是电子商务。

长期以来,国民的个人消费被看作一种纯粹的消耗行为,“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抑制个人消费,将有限的生产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种从官方到民间的集体无意识。作为计划经济供给制最核心的象征物,“粮票”1993年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自1997年直至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回落。高层意识到,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社会需求不足,在社会需求中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是消费,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刺激居民消费。

2000年春晚的《钟点工》,宋丹丹“批评”赵本山,“你这消费观念不行”,绝非偶然。

2003年,马云成立淘宝网,并在3年后击败外资对手eBay,成为国内电商的龙头老大。

义乌的青刘岩村、杭州的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广州的沙河服装批发市场等地,嗅觉敏锐的年轻人一根网线,租间房子就开始创业,成为“做淘宝年入几百万”的传说。

2007年淘宝网全年成交额(GMV)约为400亿,同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万亿元,占比仅为0.45%(12年后,这个比例将变为15%)。但淘宝网的增速非常快,2008年注册用户突破1亿,当年9月,淘宝网单月交易额就突破了百亿大关。

自此,以“买买买”为口号的“剁手党”、“马云背后的女人”成为消费主义时代的最佳代言人,每年一度的双十一之夜成为影响力仅次于春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