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出口表现强劲的原因及未来展望
时间:2020-09-18 00:00:00来自: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字号:T  T

我TA们B此LE前_S对U国M内MA出R口Y]预期过低在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应对疫情冲击时,考虑到需求下滑和全球供应链的严重中断,我们和市场均认为全球贸易和国内出口将受到巨大冲击。事后看来,我们对全球贸易受疫情重挫的判断正确,但对国内出口受影响程度的判断却出现偏差。7/8月中国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速分别从2月的-17.1%强劲反弹至7.2%/9.5%。今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达-2.3%,仅略低于2019年全年0.5%的水平。相比之下,几乎所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出口都深陷负增长区间。

但不应据此高估中国未来的出口

尽管中国成功抗击了新冠疫情并很快重启经济,但我们认为,近期中国在出口方面取得的相对优势主要得益于抗疫成功,而随着海外疫情的好转,这一优势将逐渐削弱。疫情可能已经恶化了外部环境,并加速去全球化进程,从而对中国中长期出口前景不利。有鉴于此,我们不应过度高估中国未来的出口表现。我们认为国内出口增速可能很快(或已经)达到顶峰,预计最终将与全球整体增速水平基本一致。

中国出口为何能够表现强劲?

中国是首个受到疫情冲击的国家,一季度其大规模进口个人防护装备消耗了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库存,使得后者在爆发疫情后不得不进口相关装备。中国也是首个摆脱疫情阴霾的国家,且考虑到中国“世界工厂”的独特地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后便被默认为个人防护装备的生产中心。疫情期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处于停摆状态,但依然推出大规模财政救助计划来维持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对居家办公相关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和电信等)的需求激增。同时,与中国出口竞争的部分主要新兴经济体仍深受疫情冲击,其生产和出口双双大幅下挫。

国内出口增速或很快触顶

由于疫情具备诸多不确定性,中国的出口前景尚不明朗。不过,国内出口的潜在驱动因素(例如疫苗研制取得进展、全球摆脱疫情泥潭等)或足以抵消多重阻力的影响,包括:1)个人防护装备和居家办公产品(尤其是耐用品)的出口需求难以持续;2)各国正着力加大个人防护装备的生产力度;3)发达经济体的大规模刺激措施难以长时间延续;4)中国与部分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趋于紧张。

对中央政策立场和市场的影响

出口出乎意料的强劲表现减少了经济需要的刺激总量。中央曾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和全球需求骤降造成的出口下挫颇为担忧。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子指数等部分先行指标都表明3月和二季度出口明显下滑。不过,7-8月国内出口展现出的强韧性令中央相信没有加码刺激措施的必要。不过,中央目前也无意退出或收紧现有的刺激政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