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长三角一体化 历史名城宣城有方略--宣城市市长孔晓宏访谈录
时间:2020-09-18 00:00:00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走过2000年历史的宣城,有着文房四宝之乡、江南通都大邑等多个名片,文化底蕴深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大潮中,宣城产业集群集聚,块状经济逐步形成。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宣城搭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列车,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地处皖东南,宣城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与苏浙接壤的城市。早在2001年撤地设市之初,宣城就开全省之先河,作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决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宣城由“圈外”变成“群内”,由“边缘”变成“前沿”,由“成员”变成“中心”,在长三角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前不久,宣城市市长孔晓宏接受了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对宣城发展方略进行全面解读。

孔晓宏: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始终是宣城发展的不变主题。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宣城抢抓重要历史机遇,以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聚力“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推动宣城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结合自身区位、产业优势,宣城提前部署、精心谋划,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宣城行动计划》,明确“一区”“一枢纽”“三基地”的发展路径和七个方面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宣城与沪苏浙融合的紧密度明显加深,产业的集聚度明显加快,多方位合作的深度明显加强。

这一年多来,宣城高质量落实相关工作,狠抓一体化工作推进,深度参与区域合作。包括牵头组建G60新能源产业联盟,规划建设“一地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在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建设宣城首家“科创飞地”,加快省际交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全方位推进与沪苏浙的高质量融合、一体化发展。

一体化过程中,宣城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化推动一体化。去年,宣城列入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9个,完成投资726.4亿元,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居全省前列;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数居全省第一位,其中82%以上的项目来自沪苏浙地区。

争当排头兵,不仅是一体化的排头兵,也是高质量的排头兵。未来,宣城将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和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机遇,坚持把新基建作为“发力点”,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孔晓宏:宣城经开区与松江经开区自2018年6月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强化园区互动、产业互联、优势互补,推动园区合作、产业协作迈入崭新阶段。

一年多来,宣城借助松江产业资源,深入推进产业分工协作,精准承接松江地区产业转移,先后打造了长三角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瑞梅大健康产业园、智能绿色家具建材产业园等多个专业化园区。

今年,宣城先后引进欢廷机器人、上海乐亿薄膜制品、智能绿色家具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协议引资36.7亿元。福贝宠食、鹰峰电子、衡孚电子等较早入园的松江来宣企业投资信心更足,纷纷计划上马二期项目,其中,投资11.2亿元的福贝宠食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项目已签约落地。

宣城还充分利用松江科研优势和宣城要素资源优势,聚焦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等产业,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合作打造协同创新中心,构建研发在沪、产业在宣城的“科创飞地”新模式。

目前,G60科创走廊宣城(上海)科创中心、人才大厦项目落户临港松江科技城,宣城经开区成功获批省“飞地经济”首批试点园区。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通过几年的努力,宣城经开区的产业层次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休闲食品、生物医药为代表的四大主导产业。

孔晓宏: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宣城坚持龙头带动、各扬所长,着力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努力建设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为此,宣城采取的具体举措包括:强化区域创新合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今年上半年,宣城新签亿元以上项目210个,总投资608.9亿元,同比增长33.8%,大多来自长三角地区。

目前,宣城正积极规划建设“一地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比如投资百亿元打造的宛陵科创城7月28日已经开园,这里将是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

宣城已初步形成了宣州精细化工、郎溪特种装备、宁国汽车密封件和电子元器件、泾县高效节能电机、绩溪医药食品、旌德大健康、宣城经开区新能源锂电池等优势产业集群。

下一步,宣城将编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数字长三角建设,加快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商用等数字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同时,宣城将持续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劳动力、土地空间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呼应和大力承接沪苏浙地区产业转移,深度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

孔晓宏:宣城先后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低碳试点城市、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