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准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机会成本,改善信用扩张条件随着货币政策从应对疫情的超常规宽松向常态化转变,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环比增速回落,四季度信用扩张也将有所放缓,但信用扩张趋势不变。我们预计今年还会再定向降准1次,以降低商业银行机会成本,改善信用扩张条件。
二、目前中小银行负债成本有所上升,资金压力有所增加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负债成本压力相对更大。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有所上行,银行主动负债成本有所提高,资金压力有所增加;随着信贷增速的边际放缓,信用派生存款速率也有所下降,从而银行存款的营销压力有所增加;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也压缩了银行向央行的借款规模,部分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压力。
因此,通过定向降准,可以增加中小银行超额准备金规模,部分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改善信用扩张条件,避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走高。
三、当前超储率相对偏低,降准提供流动性的必要性有所上升超储率的变化存在季节性,一般而言,一季度末和三季度末率偏低,二季度末和四季度末较高。今年则有所不同,超储率在一季度末达到2.1%,远高于过去三年一季度末1.3%的平均水平;二季度末,超储率降至1.6%,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预计三季度会进一步下降。当前超储率相对偏低,降准提供流动性的必要性有所上升。
四、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三部曲
预计未来公开市场操作量会比较充足,央行近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资金供给精准滴灌。
预计对中小银行再定向降准一次,幅度50bp。定向降准稳定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通过银行传导有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预计四季度降息,MLF、LPR利率下调几率较大,但逆回购利率将保持不变。预计MLF利率存在5bp左右下降空间,相应的LPR利率也将有所下调。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发展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措施和方法不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