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 将继续深化中新多领域的合作 希望年内签署RCEP
时间:2020-09-1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吕德耀: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与中国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疫情开拓了两国间新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的关系。

2020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0周年。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变得更加特殊。尽管疫情令全球各国的互访与交流受到挑战,但是对于中新两国来说,合作从未止步。近日,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书面采访中指出,中新双边关系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经济联系紧密。“中新关系是建立在友谊和信任的基础上的。”

吕德耀表示,疫情开拓了中新两国间新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关系。“双方一直保持密切合作,阻止病毒传播,为两国人民提供帮助。我们同时也在探索两国新的合作领域,如公共卫生、疫苗和治疗等。”

除此之外,中新两国的商务往来也已恢复。6月8日,中新“快捷通道”开通,旨在便利必要商务和公务人员航空往来。中新“快捷通道”成为中国同东南亚国家建立的首个“快捷通道”,中国也成为首个与新加坡通过“快捷通道”政策恢复国际间旅行的国家。

吕德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扰乱了全球经济活动。中国和新加坡之间的贸易也受到影响,2020年上半年双边货物贸易总额同比下降约6%。即便如此,中国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

除了双边合作,吕德耀还就中新关系的未来、RCEP谈判等问题作出了回应。

疫情之下两国合作紧密

《21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对中新关系有没有造成影响?

吕德耀: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与中国展开了广泛的合作。疫情开拓了两国间新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增进了两国的关系。我们与中国一直保持密切合作,阻止病毒传播,为两国人民提供帮助。我们同时也在探索两国在公共卫生、疫苗和治疗方面等领域的新的合作。

新加坡与中国高级别的交流也未停止。李显龙总理和习近平主席于7月14日通电话。双方重申了两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相互帮助和支持,并就如何通过加强跨境和供应链合作以及金融、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加快两国经济恢复,交换了意见。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分别于2月7日和7月31日通话。在第一次通话中,王副总理表达了对中国抗疫工作的支持。双方同意探索公共卫生领域的更深层次合作。双边合作联委会将进一步讨论相关领域的新合作。

新加坡外长维文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分别于3月18日和4月28日通话。双方讨论了如何增强集体复原力,包括采取措施应对长期公共卫生和经济的迫切需求。中新两国还表示将保障供应链畅通。

《21世纪》:疫情暴发以来,两国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

吕德耀:我们与中国建立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会议机制。前两次会议分别于2020年4月1日和5月28日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会议期间,新加坡与中国同意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两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国家发展方面的合作力度。两国同意分享研究成果,并支持跨境知识交流。中国科学家完成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科学家也因此提前生产出PCR检测试剂盒。

新加坡与中国一致同意确保两国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取得进展,包括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国西部和东南亚贸易互联互通。此外,双方同意加强金融互联互通和第三方市场合作。

将继续深化中新关系

《21世纪》:近年来,中新关系不断深化。中新关系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展望中新关系的未来?

吕德耀:新中关系是建立在友谊和信任的基础上的。新中双边关系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经济联系紧密。多年来,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推进与中国发展目标互相契合的项目发展。新加坡将继续保持推进此类的发展。

接下来,新加坡和中国将就现有的(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新加坡-中国(深圳)智慧城、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等项目深化合作,继续深化新中双边关系。

今年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立五周年。该项目下的陆海新通道成功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成为连接东南亚和中国西部的一条有效的新贸易通道。此外,陆海新通道加强了贸易路线和供应链的韧性,促进了食品和医疗产品等必要物资的顺畅流动,为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与重庆加强陆海新通道的发展,以确保我们的供应链和互联网络的韧性。除此之外,新加坡和深圳已签署八份谅解备忘录,支持新加坡—中国(深圳)智慧城倡议的发展。该备忘录包括建立亚洲中小企业中心,使“壹企业”平台上的近400万家中国企业与Eezee.sg网站上的50家新加坡中小企业实现对接,还涵盖了数字互联互通领域的内容,包括贸易、数字身份和数据管理以及人才培养。

为了锻造新的金融互联互通渠道、加强市场联系,扩大新加坡与上海在数字领域的合作,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也已成立。新加坡是大中华区以外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之一,而且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量也在增长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