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煤独大"产业格局 阜新一批优质民企冲刺资本市场--专访阜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建军
时间:2020-09-09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衣食住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房价,更是牵动着众多人的神经。今年8月17日,证券时报刊发专题文章《56平方米住房仅售2万?记者实探辽宁阜新楼市》引发业界极大关注,一时之间,众多人士将目光聚焦阜新。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阜新在转型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绩?阜新在“十四五”期间又有哪些发展蓝图?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日前专访阜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建军。

阜新,地处辽宁西北部,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147.5公里。

阜新不但历史文化悠久,还曾被誉为“煤电之城”,曾拥有全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第一大发电厂,是新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2001年被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近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专访阜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建军,详细了解阜新市如何进行推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以及阜新市“十四五”的发展之路。

基本完成转型之初目标

阜新是一座煤电之城,因煤而立、因煤而兴,曾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掌上明珠,曾在计划经济年代为共和国的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2000年以后,由于煤炭资源枯竭,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瓶颈期,随着2001年初被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阜新开启了近20年的转型之路。

“目前看,阜新基本完成了转型之初确定的目标,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了新的阶段,特别是最近些年,阜新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全省前列,2018年、2019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并进入省绩效考核第一方阵。”阜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建军介绍说,今年上半年,阜新地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社零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排名全省第二,其他多项指标也进入全省前列。

前几年,“投资不过山海关”曾被广泛提及,主要就是说东北的营商环境不好。正是因为如此,最近几年,在东北实施新一轮振兴的过程中,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打造好营商环境。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阜新市而言,能否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也显得十分重要。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阜新市也非常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阜新市成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阜新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并在辽宁省内率先公布了“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双十六条”,建立并完善“项目管家”制度,构建爱商护商良好氛围。

“阜新市通过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不见面审批’,各类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平均压缩19个工作日。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实行‘项目管家’,固定资产投资近三年每年增幅都在20%左右。”郝建军说,另外,阜新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畅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努力实现“办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目标,构建0公里服务圈。

打破“一煤独大”

产业格局

从2001年至今,阜新的转型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回首过去的20年,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不容忽视。

据郝建军介绍,在产业方面,经过近20年的转型,阜新打破过去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形成了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四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80%左右。目前,阜新努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及配套向智能制造;能源向清洁能源;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另外,郝建军还通过列举数据,介绍阜新市在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在项目建设方面,今年前8个月,阜新市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50个,其中亿元以上70个,续建项目复工201个,竣工项目110个,近两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20%的增长。18个新基建项目加快建设,建设5G基站54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81.3%。

在城市建设方面,截至2019年末,阜新市域内建设完成了重点工业产业园区1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园区1个,省级产业园区4个,市级产业园区5个。

在改善民生方面,近两年来,阜新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为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24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5000元/年。截至目前,全市剩余659名未脱贫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收入低于5000元的20818名不稳定脱贫人口全部超过5000元,全口径9.7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质量稳步提升。

“在生态治理方面,阜新变废旧矿山为赛道城,利用新邱区废弃矿坑建设了百年国际赛道城,现已建设3条专业级赛道,举办全国性赛事8次,接待游客100万人次。”郝建军进一步介绍说,目前,阜新市与中咨公司合作编制了《阜新海州露天矿及周边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总体思路》,谋划海州露天矿及周边共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工程,涉及治理面积52.16平方公里。

多家优质民企具备

进军资本市场实力

从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来看,通过上市企业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