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周亮、方星海:一行两会目前在关注什么?
时间:2020-09-07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意见领袖|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

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陈雨露:央行正在构建监管科技应用框架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

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

陈雨露指出,在服务好国内经济的同时,中国金融服务业也不断的追求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努力承担必要的国际金融责任。

一方面我国取消了对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等领域的外资持股限制,降低了资产规模、经营年限等股东资质方面的限制。

同时在企业征信、信用评级、支付清算等领域给予外资国民待遇,积极推动会计、税收和交易制度的国际接轨。

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中,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目前上述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更多的外资和外资机构正在有序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格局。

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好的国际储备货币

另一方面,我国也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人民币成为更好的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官方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也越来越强。

此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是全球绿色金融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之一。绿色金融也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新的样板。

金融体系数字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还有很大空间

金融科技方面,陈雨露认为中国金融科技近年来呈现着发展速度快、增长质量好、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正在推动着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传统发展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

但金融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也依然突出。金融体系数字化、普惠金融数字化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人民银行去年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守政创新、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指导原则,引导金融业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质增效,已经初见成效。

正在积极构建监管科技应用框架

陈雨露表示,目前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构建监管科技应用框架,健全监管的基本规则体系,努力为金融科技的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推动金融服务业的现代化变革。在服务世界级新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推动我国向金融强国迈进。

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雨露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金融性体制,推动金融业迈向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为基础的制度性、系统性开放,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持。

周亮:银保监会落实资管新规要求,防止影子银行反弹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

周亮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金融的需求。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融系统今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

一是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紧扣六稳六保的要求,全力以赴促进国民经济正常循环,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探索应急贷款和应急融资的机制,推动金融系统今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实现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运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金融业务的模式,提升服务的效率,加大金融扶贫力度,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三农金融服务。

督促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

二是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早谋划、未雨绸缪,督促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落实资产质量分类。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增提拨备,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今年我们预计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

同时我们要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防控的长效机制,对各类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完善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

严格规范股东股权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压实三个责任,即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的责任。稳妥地处置高风险、中小金融,严格遵循房住不炒的定位,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

同时要落实资管新规的要求,防止影子银行的反弹。通过打击违法违规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

三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监管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实现分账管理、分类核算。

同时我们还要深化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督促城商行、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完善内部治理、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