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观察——内贸对吞吐量拉动大,运价升势快于出口近期港口吞吐量快速反弹,出口集装箱运价大幅上升,市场较关心外需复苏的斜率是否大幅上升。我们通过拆借吞吐量的构成,发现内贸是驱动集装箱吞吐量上升更大的动力。同时,运价上涨除了外需升温,还有前期闲置运力较高、运力集中度提升等因素的影响。
7月沿海货物吞吐量和八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均从3月的-6.9%和-19%快速反弹至9.8%和3.7%,但从集装箱构成看,内贸同比反弹幅度大幅快于外贸(7月同比分别较2月回升41和17个百分点至17.7%和-1.2%)。
6月以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大幅上涨,近期屡创新高。从航线看,美国航线运价(美东和美西均值)涨幅最大,从5月下旬的2000左右已大幅上涨至9月4日的4148,创2009年有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疫情期间居民纾困政策力度较大,转移支付带动今年4-7月的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大增10.5%,大幅高于2019年的1.7%。美国居民消费较快反弹,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速的恢复亦快于对欧盟出口。加上圣诞消费旺季的配货需求增加,带动我国7-8月PMI新出口订单快速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外需,特别是对美出口的反弹是拉动运价的重要因素。
但对比我国出口与运价的历史关系,我们发现我国出口同比正在复苏,但仍低于2014年以来的均值,而SCFI运价已创下2014年以来的新高。
除了需求回升,航运供给不足亦是驱动运价大涨的重要因素。前期处于历史高位的闲置运力刚有恢复,且行业整合带动运力集中度升至2003年以来最高,船运龙头议价能力强,短期供给恢复慢于需求,推升运价。
上周高频数据跟踪——人民币“量缩价升”
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在岸人民币市场“量缩价升”。银行间短期利率有所回落,可能部分受到月末财政集中投放的影响。但3个月SHIBOR利率上升3bp至2.66%,1年期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连续4天稳定在与MLF利率完全相同的2.95%,流动性未出现边际放松的迹象。
在此背景下,国债收益率明显上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0bp至2.59%,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bp至3.12%。与此同时,人民币“量缩价升”:上周在岸人民币成交量环比下降9%,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4%,兑一篮子货币升值0.6%。由此来看,近期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可能主要受流动性收紧、外汇市场人民币供给收缩影响。
地产成交继续走高;乘用车销售继续回暖。上周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上升,同比增速从前一周的8.1%加速至16.8%,部分受到基数走低的提振。此外,乘用车销售继续回暖,8月全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上升10%。
上周农业部食品批发价格环比上升0.8%,同比涨幅从前一周的7.5%扩大至8.1%。上周国际油价环比下降,国内螺纹钢、动力煤价格环比微涨。
本周宏观主要观察点
9月7日将发布8月贸易数据(我们预计出口同比+8.8%,进口同比+0.9%,均以美元计价);9月9日将发布8月通胀数据(我们预计CPI同比+2.6%,PPI同比-2.0%);9月10-15日将发布8月货币信贷数据(我们预计新增社融2.7万亿元,M2同比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