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爆发的新冠疫情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有跨学科视野。我们试着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在总结人类历史上重大疫情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新冠疫情可能留下的“痕迹”。简而言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可能不是“昙花一现”,而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人的行为与社会发展,并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起源于上个世纪末的流行病心理学表明,当一种新型且强有力的病毒出现时,恐惧“传染”、解释和说教“传染”、行为“传染”会在人群中出现,并扩大疫情的影响。新病毒会打破人们对风险已知的假设,冲击现有社会秩序,流行病心理也因此而产生。这种心理既产生个体效应,也会带来群体效应,同时可能会脱离流行病的实际情况而自我演变,并把疫情的影响放大。历史上几次重大疫情中确实有恐惧、解释和说教以及行为的传染现象,但是程度不同,本轮新冠疫情也有类似迹象。
社会心理学也表明,重大事件会导致个体人格重塑,并因此对社会发展产生比较长远的影响。重大事件通过影响人格结构的五因素(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性、开放性)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表明感情、事业和健康状况的重大变化都会影响人格,其中失业尤其是长时间的失业,会提高人的情绪性、降低尽责性和开放性。
14世纪黑死病曾对欧洲带来巨大的冲击,但研究表明,从长远来看,黑死病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正面的影响。黑死病导致人们更多地关注现世的奇迹和美,从而促进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并催生了文艺复兴。黑死病导致医院职能从隔离病人控制传染的地方转变为治病救人的场所,加速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规避长途旅行,促进了地方大学的建立,并因为聘任不熟悉使用拉丁语的老师授课,使得英语逐渐成为主流语言。
黑死病也促使人们理性思考,催生了早期公共卫生制度建立,以及建筑风格的转变。
新冠疫情今年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但也将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给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机遇。每一份苦难都不会白费,疫情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或将更加绿色,个人和社会的卫生健康理念得到强化,居家办公可能成为一种趋势,而这将会对企业内部组织和成本结构、城市地价等产生深刻影响。新冠疫情加速无接触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昭示经济新的增长点。支持无接触经济的信息基础设施将会加速发展,企业不同程度加大信息投入。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或加剧贫富分化,如何平衡效率和公平,将成为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