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家企业组团"China Built" 老牌龙头如何应考"新赛道"
时间:2020-08-29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新基建正值风口。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

随后,新基建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热词。

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已有1079篇券商研报标题提到新基建,其中987篇皆是在3月4日之后发出。

“我觉得至少要以20年左右的维度来看待新基建。”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日前,其团队刚刚编制完成一份新基建研究报告,详细梳理了国内500家新基建相关产业链公司,引发A股市场广泛讨论。

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是换道超车的绝佳武器,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这场没有硝烟的数字革命,对于包括华为、联想、京东方、紫光股份等老牌强者,同样面临是新征程和新赛道。

500家企业竞逐新基建

从技术层面而言,新基建包含5G基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铁以及轨道交通七大产业链。分布在产业链中的各个企业,构成新基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主体。

根据上述报告梳理的各大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和对应的约500家公司的参与情况,这批新基建企业中,上市企业占78%,A股上市企业占72%。

数据的另一个维度,90%的企业专注深耕一个产业链,10%的企业横跨多个产业链。

已上市企业总市值约26万亿元,其中有38家企业市值超过1000亿元;企业2019年总营收约12万亿元,占到2019年中国GDP的13%。

实际上,从ChinaMade到ChinaBuilt,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换道超车,新基建至关重要。

而回到国内数据,从上述企业所涉及的产业链来看,参与人工智能、充电桩和大数据产业链的企业数量最多,都超过了100家。

此外,大数据领域的上市企业最多,达到73家,5G、特高压、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领域上市企业占比较大。

七大领域当中,企业总市值最高的是工业互联网,其次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但在营收方面,城际高铁与轨道交通领域的企业创造了更高的营收;净利润方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有更好的表现。

实际上,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不同的细分领域,逻辑大相径庭。

以特高压、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为例,这三者并非“新”在数字化创新,而是借助新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升级。

在这一赛道中国建筑、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领先,且53家上市企业当中,国有企业占据29席,占比56%;该领域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企业当中,有7家为国有企业,占据10家企业总市值的72%。

而5G、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赛道,则更强调企业在数字化方向上进行技术创新及产业融合。该领域,社会资本明显更为活跃,比如5G领域,53家上市企业中,非国有企业有41家,占比达到77%。

比较类似的,人工智能领域,29家上市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占据24席,占比达83%;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两个产业,非国有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9%和68%。

新基建“落地”进行中

“资本市场对新基建的支持很多,新基建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一看利润,二看技术密度或者研发,三看商业模式能不能变现。大家也在不停的去寻找每一个赛道上的冠军。”管清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新基建在不同领域的落地正衔枚疾进,助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

例如5G基站建设,历经规划期、建设期、运维期、应用期,仅在建设期便能拉动产业链无线设备、基站设备、小基站、传输设备、光通信设备、网络工程建设等产业链几十家公司的业绩增长。

5G时代,对基站滤波器的需求大幅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就全球滤波器市场而言,目前中国产品已经占据了超过九成份额。国内滤波器龙头企业大富科技早已实现了滤波器设备国产化,公司5G滤波器已经批量出货。

就5G基站建设周期而言,相关产业链公司可能有多长时间可以密集分享红利?

“我认为这个周期可能会有3年到5年。目前每个地区目前只是一个实验网,如果想要实现国内全网覆盖的话,最少要三年半以上才能覆盖完。等覆盖上来之后,需求也会增加。比如说现在有很多专业网,智慧城市的应用等,等5G普及了,很多应用也可以落地了。过去没有这种需求就拉动不了投资,有了这种需求反过来还会拉动投资。所以我认为这会是一个3年到5年的过程。”大富科技董事长孙尚传8月28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更多具体应用场景也在落地。

金山云相关负责人8月28日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已布局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多个重点方向和领域,助力推动相关行业平台和产业链发展。金山云将针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特点,发挥技术优势,与合作伙伴积极拓展生态,以大城市为基础,以中小型城市及县域城市为重点方向,推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向前发展。

2019年,金山云与广东的梅州市达成战略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梅州、覆盖广东、面向全国的数字企业云服务和工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