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建议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要管理本地化
时间:2020-08-27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网字号:T  T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论坛理事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近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召开的“危机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行业未来发展”专题研讨会上表示,全球看,东亚地区可能是在疫情冲击之下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区。境外投资机构在中国金融开放政策下进入中国是非常对的,但建议管理要本地化。同时,投资人要重视资产类别和地区的分散,东亚出现大起大落波动的可能性较小,且要重视对另类资产的配置。

判断当前形势的四方面因素

对于如何判断当前形势,楼继伟认为要重点关注四方面因素:一是疫情是否能得到控制。控制疫情的关键在于疫苗是否研制成功,目前疫苗研制在各个国家均有所突破,基本上都进入了临床三期试验,但这也并不能保证完全控制住疫情,因为病毒在变异,预计明年才能真正的控制住疫情。

二是中美关系正处于四十多年以来全面紧张的状态。楼继伟称,以中美两国在全球中的体量来说,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方面将有很多难以预测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很难预测今后几个月内,特别是美国大选临近时会发生什么。

不过,长期看,楼继伟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挡的潮流,中美关系会最终走向正常。

“中美关系是可以比较好解决的,但也很难预测。其中最难预测的是目前美国政府的政策,因为它不合逻辑。特别是在目前大选和疫情的情况之下,都会将其政治化。美方处于少输算赢的’负和博弈’思维中,我认为中美双方都要理性,不要引起过度的摩擦。”楼继伟称,中美关系会最终走向正常,但短期会造成大幅度的波动;长期看,中美会互相进行投资,长期还是利好的。

三是各国的短期政策因素。楼继伟认为,对短期政策来说,各国都有不错的应对。但暂时很难判断各国在面对较差的短期环境时,是否能强有力地推出结构性改革。不过,中国有这种可能性,越是受到压力的冲击,越有结构性改革的动因。

四是投资的国别风险。楼继伟直言不看好以出口大宗商品为主的国家,其货币可能会大幅贬值,使得折算成美元后的投资收益可能为负。

建议境外投资人进入中国市场要管理本地化

楼继伟表示,从经济的底层情况看,目前中国在全球来说是最好的,这个基本面有力地支撑了市场。在此环境下,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国金融开放政策下进入中国是非常对的。不过,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境外投资人管理要本地化。他表示,中国的市场尚未成熟,主动管理很有余地。熟悉发达市场不等于熟悉中国特色的股票市场,好的主动型管理人将会获得好的超额收益,但也要重视风险管理。

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他表示,中国人有风险偏好倾向,很多情况下,你看到的是风险,他看到的是机会,两者之间要平衡。严格按照成熟市场的风险管理,在中国就做不成;完全按照中国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理念,就会散户化,因此两者之间要平衡。

三是投资人在目前情况下要重视资产类别和地区的分散。楼继伟建议关注东亚地区,东亚地区经济情况较好,且都汲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市场出现大起大落波动的可能性脚下。

四是要重视对另类资产的配置。无论是私募股权,还是困境债、基础设施等都应该适度加大投资。就固定收益产品来说,在风险管控之下,应加大信用债和表现较好地区的固收产品的配置力度。比如东亚地区,不管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都有较好的机会。他还认为,中国的汇率不会大跌,日韩也不会在汇率方面出现大的问题。

此外,对于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在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出台了很多举措,给予合格境外投资者以资金进出的方便。楼继伟提醒,作为机构投资人,在配置调整中,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对中国市场加仓、减仓,所以政策要对这些配置型的投资给予资金进出的方便,但也要防控热钱的跨境流动。

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对于当前市场出现对的逆全球化趋势的担忧,楼继伟认为,长期看,全球化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放任自由的全球化不可持续,需要在效率、公平和安全之间进行平衡。

“全球化是受资本趋利的因素所推动的,其中有不合理的部分,例如收入分配的恶化、就业机会的转移等,需要各国采取政策加以校正,特别是通过结构性改革,采取根本性的措施予以校正,但是全球化不可阻挡。”楼继伟称。

楼继伟认为,未来的全球化进程要关注三方面变化:

一是完全靠利益驱动的产业链的布局也会改变。今后全球化不仅仅取决于效率和利益,更要分散风险,这和过去的全球化不一样。

二是逆全球化被政治化比较可怕,需要各方面合作。“国际投资者都比较看好、并愿意投资中国,所以我想给大家指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越有压力,越要推行改革开放。”楼继伟称,中国在外部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推行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

三是要重视ESG投资。目前情况下,不要急于配置大宗商品。短期之内经济不会很快复苏,作为长期投资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配置大宗商品,但是,可能要忍受更多的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