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按社会需求和市场原则,担负着对资本、技术、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职责,为社会提供财富、创造价值,承担经营风险,并不断实现创新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在西方国家,由于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分离,多数企业家实际上是职业经营人。在我国,多数民营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重合,创业、经营一体化,企业家与资本所有者重合度较高,而国有企业由于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度大,“企业家”一般是指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承担主要责任的企业负责人。
前不久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当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繁重,必须加大对企业家培育和呵护的力度,大力发挥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2017年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将企业家精神概况为: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应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忠于党和国家,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企业家不仅要善于经营,还要具备清正廉洁、对党和国家事业毕生忠诚、以高度责任感为事业执着地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在顺境或是逆境,企业家都充满着锲而不舍地追求事业成功的动力和勇气,实现自身的不断升华和事业的不断成功。
二是开放的胸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因此,企业家应以开放的胸襟大胆创新,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从而引发企业甚至事业整体业态的创新。
三是诚信精神。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更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四是社会责任担当精神。现代化的企业应当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优秀的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不能只关注自己企业的健康发展,还要带领和影响周边的人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进步的潮流之中。
五是国际视野和不断学习的精神。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决定因素,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着本人决策和经营能力,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家必须深刻了解和把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企业家自身和整个企业都必须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和终生学习,学习最先进、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管理知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六是精诚合作的精神。越是大型企业的决策越要经过专家和管理团队的反复讨论,精诚合作形成的集体智慧对企业的科学决策和健康发展至为重要。企业家应该具备充分的合作精神,不仅要强调管理层的合作、与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而且要将合作精神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给予员工足够的施展空间,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质,形成企业内部全员合作的机制,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责任感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七是勇于冒险和试错的精神。企业家是事业的先行者,必须具备探索和试错的勇气,具备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具备开创崭新局面的胸怀和胆量。
企业家精神的使命和作用
企业家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信念,是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的内在重要动力。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企业家要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中坚作用。
一要在我国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事业中发挥排头兵作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国内国外挑战越来越大,各种困难和阻力不同以往。企业家长期工作在生产经营管理一线,对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问题有着切身感受,对以改革促发展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广大企业家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进一步坚定信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闯敢试、大胆探索,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积极成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二要发挥推动创新发展的主导作用。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不断以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建立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不断引发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在我国实现创新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三要在实现若干重大战略目标过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优秀企业家往往会把企业的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融合起来。我国的广大企业家必须承担起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