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 深化澜湄合作
时间:2020-08-24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北麓的澜沧江在横断山中奔腾南下,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南部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它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个国家,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2016年,六国因水结缘,启动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这一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四年来,六国合作机制建设日益完善,合作领域持续拓展,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给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已成为次区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发展机制之一,为促进六国睦邻友好合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国际合作受到影响。疫情发生后,六国守望相助,互施援手,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为国际抗疫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六国克服疫情影响,务实合作持续蓬勃发展,为各国复工复产和区域经济复苏提供了助力。

2月,澜湄合作外长会在防控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举行,彰显了澜湄国家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中方提出推动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结合,助力建设澜湄流域经济发展的提议得到澜湄国家的积极响应。3月,澜湄合作启动四周年活动圆满举行。上半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2020年柬埔寨项目签约金额超过722万美元,柬埔寨连续三年获批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最多,包括今年在内共有55个项目,总资金投入超过2000万美元。8月,缅甸2020年澜湄合作首批项目启动,促进缅甸和相关国家果品种植业和食品加工业发展。在老挝北部山林里,中国电建水电三局全力推动中老铁路项目建设,严格的疫情防控确保了生产安全,生产线上频传捷报。民间交流也没有停下脚步,民间机构向缅甸等国家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台灯等物资。

在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六国的友谊和互信得到进一步加深。

经过四年多时间,中国已与湄公河沿岸各国在交通、能源、电讯、环境、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贸易与投资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随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逐步实施,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将获得进一步发展。总体来说,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许多可开发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仍需要各国共同作出努力,推动次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

结合当前新形势,进一步深化澜湄合作,需要全面规划未来合作蓝图,特别是水资源、互联互通、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增进流域各国人民福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应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互信和共识,打造次区域合作新模式,共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