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思辨系列(第8期):如何理解当前的货币政策操作
时间:2020-08-24 00:00:00来自:平安证券字号:T  T

核心摘要

1)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呈现几个阶段性特点。在2-4月,货币政策整体比较宽松,政策主线是加强逆周期调节和针对疫情出台一些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在5-6月份,货币政策明显边际收紧,政策主线转向打击资金空转防范金融风险。自7月份以来,货币政策的主线转向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平衡。

2)6月和7月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操作整体在净回笼流动性。8月,央行超额净投放1500亿MLF,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3800亿流动性,这是否又意味着货币政策边际转向宽松呢?

3)我们认为不是,8月份流动性的超额投放是对当前资金面偏紧的一种修正。其一,当前银行体系对长钱的需求量较大;其二,8月7日以来,DR007利率平均为2.27%,持续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也显著高于7月份平均水平2.14%,流动性偏紧进一步凸显;其三,当前超储率可能低于央行的合意水平(1.5-2%)。

4)展望接下来货币政策的总量操作仍然是保持稳健中性,通过流动性操作引导市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围绕OMO和MLF政策利率平稳波动,也即以量保价。当前的货币政策操作已经回到常态化,边际上既不会大幅放松也不会再继续收紧。货币政策采取结构性工具稳增长,不会带来利率的趋势性变化。利率的阶段性下行需要博弈两个因素导致的基本面下行压力加大,一个是地产销售增速的超预期回落;一个是消费疲弱对经济产生显著的拖累。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