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辽宁省地方国有企业遭遇了严峻考验。一方面,受疫情影响,企业营收下滑。另一方面,辽宁国资人并不认输,咬紧牙关啃“硬骨头”,抢抓市场机遇,一批企业走出逆势上扬的曲线。改革,不仅是辽宁国企解除历史包袱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最难捱的日子已经过去”
“1至7月份,纳入财务统计系统的159户地方国有企业累计营业收入2237亿元,同比下降4.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3个百分点,整体效益5月份开始实现扭亏为盈。”看着辽宁国有企业上半年“成绩单”,辽宁省国资委主任何庆说,虽然整体效益仍不理想,但好在今年最难捱的日子已经过去。
面对肆虐的疫情,上半年,辽宁地方国有企业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资金2.57亿元,向社会或疫情重灾区捐款捐物及提供服务折合人民币1.08亿元,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合计减免房屋、柜台等租金2.68亿元。交投集团落实国家关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等优惠政策,减收27.6亿元。水资源集团降水价0.26亿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机场集团2次出台机场商业租金减免政策,合计减免租金6477万元。同时,严格执行民航局145号文件,全年预计减免航班起降费、停场费约3500万元,助力航空公司尽早脱困。
另一方面,辽宁国企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外市场供求不稳的困难。受疫情影响,煤炭企业需求旺季开工不足,辽宁能源控股集团减收8.2亿元,减利1.5亿元;本钢集团因大量关联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产品销量下滑;辽勤、辽旅、体育等企业开复工晚且市场不景气;交投、辽渔、机场等企业因陆海空客运货运量减少导致效益大幅下降。
疫情带来的困难并没有吓倒辽宁国企人。在经历经营阵痛的同时,辽宁国企下力气深挖降本增效,创新经营模式,抢抓市场机遇,特别是一些企业依靠研发走出了逆势上扬的曲线,表现十分抢眼。
具有产品科技含量高、经营模式先进等优势的沈鼓集团、瓦轴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同比增长6.1%、183.8%和24.2%、286.2%,生产经营逆势上扬。长期致力于发展出口贸易的本钢集团,出口量在国内钢企中名列前茅。“2月份,公司共签订36万吨出口合同,是当月国内出口合同签单量最大的钢企。”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说。
“这进一步证明,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开放合作等改革是辽宁国企的唯一出路。”何庆感慨地说。
改革:啃最硬的骨头
虽然从辽宁省工信厅厅长转任省国资委主任不足三个月,但多年从事经济管理和政策制订的何庆对国有企业并不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在他看来,做优做强做大辽宁国资国企的出路仍在于改革。
自我革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通过改革,企业逐渐趋好,让尝到“甜头”的辽宁国资人增添了信心,沿着改革这条路坚定不移走下去,缠绕着辽宁国资人10余年的厂办大集体改革问题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在中央的帮助下,截至2019年底,全省1500户地方厂办大集体企业完成了关闭破产或重组改制,23.6万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
“这么多年,政府一直在掂量厂办大集体怎么改、钱够不够。”回想起10几年前就着手研究的厂办大集体改革,何庆深有感触。
“厂办大集体问题在东北地区最严重。甚至东北一个市涉及的人员比一些省份全省涉及人员的总数都多。”辽宁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处长王乔鹤说,在全国厂办大集体改革中,涉及人员前10名的城市全部来自东三省。
关闭破产的厂办大集体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险关系,数万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国有企业负担也得到减轻,企业活力不断增强。10余年来无数次的研究,因“产权关系复杂、职工安置困难、改制资金缺乏”难以解决的问题,也终于画上了句号。“今年主要是协调支持驻辽央企厂办大集体改革,涉及16.5万人,这项工作也要在年底前推动驻辽央企完成。”王乔鹤说。
难啃的硬骨头不只是厂办大集体改革,因涉及人员广、协调成本高、历史问题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也给辽宁国资人带来了巨大挑战。
“有一些退休人员的企业所在地、参保地、退休金领取地、实际居住地都在不同的地方,处理起来非常麻烦,特别是跨省移交的问题还需要国家进一步明确政策。”王乔鹤说。
王乔鹤介绍,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国有企业需移交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136.5万人,党员18万人。截至8月14日,全省签订协议,接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120.3万人,完成率88%;接收人事档案86.7万人,完成率64%;接收党员党组织关系14.5万人,完成率80%。
此外,辽宁国企还深入推进外部董事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外部董事人才库建设;深化国企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从集团和子公司两方面同时向前推进。“这些改革都是国企改革中的‘硬骨头’,但也要下大力气,坚定不移地改下去。”辽宁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项鸿林说。
六个“关键一招”:全力稳增长
“下一步,摆在辽宁国资人面前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如何稳增长。”何庆说,为此,辽宁国资人决心做好六个“关键一招”。
一是实施全省地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