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数据显示:7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9927亿,环比少增8173亿,同比少增631亿;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速13.0%,比上月末回落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69万亿,环比少增约1.74万亿,同比多增约4000亿;7月末存量社会融资规模273.3万亿,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7月末,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
主要观点:
7月人民币贷款环比季节性少增,同比则为年内首度少增,“总量适度”政策影响初现。
不过,剔除非银贷款后,7月人民币贷款同比仍为多增,显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并没有明显减弱。7月市场利率延续上行,票据融资连续负增,而企业中长期贷款在政策引导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推动下,同比保持较大幅度多增,企业信贷期限结构继续改善。
7月社融环比显著少增,除人民币贷款少增外,当月表外票据融资、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融资增量也明显不及上月。7月社融同比保持多增,主要原因是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以及表外融资大幅少减。不过,当月特别国债集中发行,但地方政府债和一般国债“让道”现象明显,政府债券融资总量不增反降;融资成本上升后,企业债券融资同比也出现较大幅度少增。
7月M2增速高位回落,当月贷款增速下行,派生存款增速随之放缓;7月M1增速创逾两年来新高,表明伴随经济修复进程持续推进,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房地产市场回暖也对M1增速起到直接推动作用。
展望8月,在央行频频释放下半年货币政策“总量适度、精准导向”信号背景下,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望延续小幅下行,企业中长期贷款多增势头则不会减弱;8月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将对新增社融形成一定支撑,但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走高的概率较小,不排除小幅回落的可能;M2增速则有望低位小幅反弹。
总体上看,7月金融数据或标志着前期金融总量较快扩张过程告一段落。若下半年外部环境未对国内经济复苏产生较大扰动,“总量适度、精准导向”将持续推进。这意味着接下来人民币贷款、社融及M2增速将稳中有降,以直达工具为代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成为主要发力点,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重返今年2月之前的常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