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积累 大西安都市圈终迎绽放时
时间:2020-08-18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纵观上半年各大城市的经济运行,位居西北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凭借2.8%的全市生产总值增速,6.2%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以及12.8%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优异表现,在疫情冲击下展现出十足的“黑马”本色。实际上,西安周边的咸阳、铜川市也都在上半年保持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投的正增速,大西安都市圈正向着成为西北经济龙头的方向稳步迈进。

专家认为,发展都市圈并非一日之功,大西安都市圈在上半年展现出的经济韧性与区位优势,背后是长达六年的规划和积累,久久为功。当下,通过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充分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和对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是对冲疫情影响以及扩大内需的首要方式。包括大西安都市圈在内的中西部都市圈,随着自身经济潜能的逐步展现以及区位战略的再定调,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内循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对象。

发力建设都市圈

大西安六年努力显成效

2014年9月,陕西省发改委出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直指当时关中城镇群在人口规模、城镇密度和人口密度方面均与周边毗邻省份城镇群存在差距。西安、咸阳等地“城市病”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城市空间格局不尽合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薄弱。全省户籍、土地等综合配套改革滞后。全省工业增长过多依赖能源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经济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要想实现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发展主线,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好大西安都市圈尤其是中心城市西安。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就指出,都市圈正在成为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破解“大城市病”的有效抓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点。

经过六年努力,大西安都市圈在人才引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乃至西咸一体化都有长足发展,基本摆脱了此前的区域发展问题。《报告》指出,大西安都市圈一体化已初具规模。

人才是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在人才引进上,西安市政府在2017年3月发布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吸引人才放宽我市部分户籍准入条件意见的通知》,该户籍政策被多位媒体称为“史上最宽松户籍政策”。该政策提出,自2017年3月1日起,户口在本市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在本市市区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进行市内迁移。《报告》提到,时至2019年2月,西安市政府已经颁布了户籍新政3.0版,并加大了西咸新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2019年西安市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020.3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61%。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阵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西安市围绕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的战略要求,确定了以六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主体框架的现代产业体系。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个百分点。六大支柱产业稳定持续发力,对全市工业生产恢复向好形成有力支撑。此外,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3.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个百分点。

近年来,西咸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推进。2017年1月,陕西省政府决定由西安市代管控制面积约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有力扩容了西安城市发展空间。《报告》指出,目前西安、咸阳两市在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衔接上进行了对接。西安市在汽车产业链等领域为咸阳市下游配套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咸阳市也在着力形成与西安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报告》还提到,大西安都市圈在推进重点板块上有所突破。西咸新区317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7.5%,100多个国家和省市工程研究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相继迁入。大西安都市圈内杨凌示范区、富阎一体化发展也都加速发展。另外,都市圈内的县域经济围绕产业园区基础建设、重大产业发展、县城建设、生产性服务平台建设四大领域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县域产业支撑能力。

区位优势已显现

大西安发展仍在路上

多位专家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西安长期建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西安市进入发展上升期,大西安都市圈通过长久的积累打造出了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可期。但也要看到,大西安都市圈还在发展初期,诸多问题还待改善,诸多潜力还待挖掘。

华夏幸福研究院产业研究员陈红艳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西安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本地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西安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全面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此外,将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新技术产业“领跑”新经济,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大西安都市圈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抓手。

“目前来看,大西安都市圈区位优势十分突出。”陈红艳表示,首先,大西安都市圈是关中城市群的中心,是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关键增长极。其次,大西安都市圈坐拥中国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向东内接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腹地,是中国东西交接的重要节点。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