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打创新牌 造"特区中的特区"
时间:2020-08-18 00:00:00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前海成功实现了一年一个样的变化,开始从创业十年进入黄金十年,从湾区前海向世界前海跃升。”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如是说。

驱车行驶在深圳南山区的前湾一路和梦海大道上,两边景观廊道高低错落,沿途楼宇矗立挺拔,远处一个个工地正在骄阳之下热火朝天地施工建设……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想到,10年前这里只是珠江口边上的一片滩涂之地。

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2015年4月27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成立。10年间,前海从一片滩涂,实现沧海桑田美丽蝶变。

前海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增长45倍,平均增速高达89.2%,是深圳同期增速的8.2倍。前海经济密度达152.6亿元/平方公里,税收密度达28.5亿元/平方公里,位居全国同类区域之首。金融对外开放窗口、深港合作区、创新创业孵化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后,前海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使命,如何完成肩上的重任,如何走出“前海模式”?

金融开放屡结硕果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复同意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简称“FT账户”)正式落地,同意首家前海自由贸易账户的试点银行——浦发银行深圳分行对外办理FT账户业务,这意味着,前海自贸区内的境内外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办理FT账户,而依托这个账户,前海企业可以综合运用境内外两个金融市场,在账户管理、汇兑、融资等方面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优先享受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

这是前海建设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的又一重大硕果。自国务院在2012年批复支持前海开放22条政策以来,前海在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上,形成了以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金融基础设施等“六个跨境”为特色的跨境金融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前海率先推出的跨境人民币贷款,已累计实际提款金额近400亿元;启动外商投资股权投资(QFLP)试点,累计注册QFLP基金31家,基金规模336亿元。与此同时,CEPA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已全面落地,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已悉数落户前海。

作为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几乎与前海“同龄”,见证着整个前海的发展,公司监事长万军表示,公司的一些重点金融创新项目都获得前海综合服务业创新专项支持,金额高达6000万元,在人工引进、员工配租房、办公用地等方面也都获得强有力支持。微众银行在前海开业5年以来,个人客户已突破2亿人、小微企业法人客户达90万家。

前海管理局给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底,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持牌金融机构243家,其中,金融类总部机构42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总部36家,非持牌类金融机构总部6家。数据显示,从2013年前海允许企业注册至2019年底,前海金融企业税收收入从2.68亿增长到238.3亿元,增长了近89倍。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前海金融业实现注册企业增加值633.45亿元,增长22.6%。

深港合作不断进阶

在前海石公园旁边,有一处颇为高大时尚的现代化都市建筑群,站在其中放眼望去,就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和一条向远处延伸的海上高速公路,这是前海嘉里中心,是前海首个向港企出售的地块。经过4年的建设,嘉里中心于去年9月对外开放租赁展示中心,今年7月14日,商务中心获批预售,备受市场关注。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是前海肩负的独特使命。为对接香港需求,前海提出面向香港企业出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土地。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9宗,面积39.55公顷、占比达43.2%。在吸引港资港企方面,前海下足了功夫。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前海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2409家,较2015年2172家增长4.7倍,注册资本超1.3万亿元,港企作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经济支柱的作用日益显现。

此外,前海在支持港澳青年在内地寻求发展方面,也发放了“大红包”。今年4月21日,前海发放了第二批“支持港澳青年发展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覆盖29个单位和269名个人,扶持资金总额高达1900余万元。前海维港咨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等三家前海港澳企业的代表领取了最高200万元的扶持资金,杨跃等3位港澳青年代表领取了最高40万元的个人扶持资金。

据悉,前海管理局于2019年年初印发了《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发展的若干举措》及配套《实施细则》,该措施被认为是前海史上惠及港澳青年扶持力度最大、措施最全的“大礼包”,在前海发展的港澳青年以及符合条件的台湾籍青年和海外青年、港澳青年创办企业、港澳青年科技创新载体、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载体,以及符合规定的前海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相应的政策扶持。据统计,自该政策发布以来,前海已发放两批次专项资助金,累计资助金额3500余万元,惠及区内近40余家企业和超300名青年。

实际上,对于港人港资港企来说,能否留在前海并且获得长足的发展,最看重的还是法治环境。据了解,目前全国11家粤港澳联营律所已经有7家在前海,前海法院适用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