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社融规模为1.69万亿元,规模较6月减半,既存季节性扰动,也反映经济修复斜率较二季度放缓。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减少主要是短期贷款收缩,中长期贷款相对稳定,企业长期投资需求维持高位,经济向上势头不变。
7月M2同比10.7%,小幅下滑,但仍在两位数高位,宏观杠杆率将逐渐回归;M1同比继续增长,预计随着企业投资活跃度上升,下半年M1将持续上升。
社融结构上看,7月环比增幅最大的部分是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环比跌幅最大的部分是新增外币贷款和新增信托贷款。股票融资与7月股市行情关联,进口需求疲弱影响外币贷款,非标融资则在资管新规背景下持续压缩。
此外,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融资规模为5459亿元,小幅低于6月和去年同期。8月地方债发行规模高峰保障项目资金,降水影响褪去,虽有高温,但预计基建开工景气度逐渐回升,并将反映至基建增速正增长。
最后,社融数据走弱将改变权益市场风格,同时利好债市,但预计影响有限。社会融资需求放缓和M2回落预示着经济增速斜率放缓和宽松流动性环境的转折,而M1继续上升和企业中长期贷款相对平稳意味着企业投资活力逐步恢复,受益于经济增长的顺周期和低估值板块或将得到支撑。权益市场近期震荡调整,上半年资金抱团的局面或将改变,建议均衡布局。
对债市而言,社会需求放缓,尤其中小企业仍较为困难,意味着货币政策尽管大方向上将回归中性,但不会快速转向。前期收益率逐渐靠近震荡区间上边界之后,做多安全边际再度提升。本周将密集公布7月主要经济数据,此后进入数据短暂空窗期,或有利债市反弹。不过经济趋势向上,利率下行空间有限,所以整体维持震荡观点。
风险点:外部摩擦升级;疫情失控;政策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