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点评:出口的“韧性”与远景
时间:2020-08-11 00:00:00来自:开源证券字号:T  T

需求修复、替代效应等支持出口“韧性”,关注疫苗等对美欧复苏进度等影响2季度以来,我国出口屡超预期、呈现较强“韧性”,市场对“韧性”来源关注较多。疫情影响下,美、欧2季度GDP同比增速普遍跌至-10%上下、创历史新低,但我国出口表现却屡超预期,单月同比增速震荡回升、7月达7.2%,前7个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速-4.1%;相较韩国等其他出口型经济体,我国出口也表现较好。

疫情催生防疫物资、“宅经济”等消费品需求,叠加国内复产较早对海外产能的“替代效应”等,部分解释出口“韧性”。我国在消费品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口罩类、手机类出口占全球比重均在4成左右;这类消费品占我国全部商品出口比重约两成,拉动2季度出口增速近7个百分点。此外,我国工业生产修复较早较快、4月即基本恢复,国内产能对海外的“替代效应”也对出口起到一定提振。

6月以来,伴随部分国家推行复产复工,我国部分零部件、设备等生产所需商品,出口也在好转,对欧美改善尤为明显。6月以来,非防疫物资等商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7月年内首次重回正增长;生产所需零部件和设备等,出口跌幅都在收窄。分国别来看,伴随美欧复产复工,我国对其出口化工品、电气机械等出口增速明显改善;东盟等新兴经济体,防疫物资、劳动密集型消费品需求加快增长。

结合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德国等出口型经济体的出口来看,外需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中短期来看,我国出口将延续修复态势,改善幅度或受疫情发展、美欧经济修复节奏等扰动。疫苗研发进度,将是影响全球经济修复进度的重要变量。部分经济体实际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经济具备周期复苏能力;伴随后续疫苗顺利研发、投入市场,美国等经济复苏力度、及对外需的拉动等值得关注。

高频数据:菜价持平前周、肉价上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商品价格多数上涨【通胀观察】蔬菜价格持平前周,猪肉批发价上涨。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持平前周,仍为4.44元/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上升0.3%,至48.47元/公斤。

【汇率表现】美元指数继续回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上周美元指数下跌0.08%,周五收于93.4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于6.96,人民币对美元周环比升值0.28%。

【大宗商品】商品价格多数上涨,贵金属指数领涨。南华商品综合指数上涨1.6%;细分品种中白银指数领涨,周环比涨幅15.2%;豆粕指数领跌,周环比下跌2.2%。

中观行业:商品房成交面积增加,玻璃价格继续上涨,国际原油结算价走高【下游】商品房成交面积增加,土地市场量涨价跌。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增加6.3%,二、三线城市上涨,一线城市回落;土地成交溢价率下降3.4个百分点。

【中游】钢价、水泥价格、玻璃价格均上涨。Myspic钢价周环比上涨1.5%,水泥价格上涨1.6%、玻璃价格上涨4.8%;橡胶价格较前周上涨1.3个百分点。

【上游】原油结算价走高,有色金属价格有涨有跌。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结算价格分别上涨5.0%、2.4%,LME铜3个月期货价格下降、铝铅锌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思路等出现大幅调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