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7月CPI连续回升至2.7%!为何核心CPI涨幅创历史新低?
时间:2020-08-10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猪肉涨价属短期波动?消费复苏弱于预期?

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物价指数。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走高。市场普遍预计,CPI下半年会趋势性走低,不过短期受疫情、南方洪水等影响,食品价格短期有所走高。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4%,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近三个月PPI在持续改善。随着国际油价回升、国内工业生产的持续恢复、稳投资积极政策推动,市场普遍预计PPI会延续改善趋势。

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以及积极政策的持续发力,工业生产、消费需求在稳步回升。但国内消费需求复苏相对较慢,疫情还加剧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较高,这也将左右物价走势。

7月物价有什么看点,后续走势如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如下:

1.猪肉价格连续两个月反弹,属短期现象?7月CPI的回升,主要是食品价格推动。

7月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随着餐饮服务等逐步恢复,猪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而多地洪涝灾害对生猪调运产生了一定影响,供给仍然偏紧,猪肉价格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6.7个百分点;受不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上涨6.3%,涨幅扩大3.5个百分点;由于蛋鸡存栏减少,夏季产蛋率有所下降,鸡蛋价格在连续9个月下降后转涨,上涨4.0%。

在3、4、5月连续降价后,猪肉价格在6、7月份持续反弹。受国内部分地方疫情反弹影响,防疫调配从严、进口猪肉供应偏紧,加上国内餐饮消费需求的回升,6月份猪肉价格出现反弹。进入7月份,疫情对供应影响在慢慢消退(7月20日北京应急响应降至三级),又叠加上7月洪涝影响生猪调运,7月猪肉价格在持续攀升。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7月末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已经超过48元/公斤,相较5月末年内低点(38.5元/公斤)有明显回升。不过,7月末的猪肉价格仍低于年内高峰,也稍低于去年10月底的历史新高。从8月第一周趋势来看,猪肉价格有小幅回落的趋势。

除了猪肉价格,受南方洪涝灾害影响,鲜菜价格出现季节性波动,持续回落的鸡蛋价格有所反弹。夏季鲜果大量上市,7月鲜果价格有所回落。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6、7月份猪肉价格回升,属于短期现象,南方降水影响到生猪运输。8月份水灾影响减弱,预计后续CPI涨幅会回落。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7月消费者物价走高主要是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是猪肉价格走高、天气因素及需求回暖。国内餐饮行业持续复产,带动猪肉等消费需求上升,以及南方洪涝对生猪运输物流构成一定阻碍,供需短期趋紧推升猪肉价格。由于洪涝灾害与气温上升推升,果蔬、鸡蛋价格有所上升。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国内餐饮、暑期出游等行业回暖明显,带动机票、住宿等价格上升。

“消费者物价整体表现温和,下半年整体温和趋缓态势未变”,周茂华指出。

2.核心CPI创历史新低,消费恢复不给力?7月CPI走高的同时,核心CPI却创出历史新低。

排除掉价格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7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5%,这是2013年有该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历史数据发现,核心CPI波动幅度较小,2013-2019年期间,核心CPI涨幅稳定在1%以上,整体围绕1.5%波动(低至1.2%,高至2.5%)。进入2020年后,核心CPI涨幅整体不断走低,从1月份的1.5%逐渐走低到7月份的0.5%。

刘学智表示,核心CPI涨幅不断回落,显示出消费需求偏弱,像旅游、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等同比价格均有所下降。不过,只要疫情不再爆发,随着工业生产、消费需求的恢复,核心CPI后续有望温和回升。

7月物价大类数据来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0.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5.1%,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0.3%;但是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4.4%,居住类价格下降0.7%,衣着类价格下降0.5%。

周茂华表示,7月核心CPI同比回落,主要是我国零售、餐饮、旅游等行业仍未完全摆脱疫情拖累。不过,7月核心CPI环比与上月持平,好于6月环比负增长(-0.1%),显示出我国内需在逐步改善。

统计局数据显示,餐饮、暑期出行消费等在不断恢复,不过夏季服装类折扣较大。具体而言,7月飞机票和宾馆住宿环比价格分别上涨2.9%和1.7%,服装价格环比下降0.5%。

3.工业稳定恢复,PPI有望持续改善7月PPI同比下降2.4%,环比上涨0.4%,PPI仍在稳定恢复。

董莉娟表示,7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回升,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从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21个,比上月减少1个;下降的15个,增加3个;持平的4个,减少2个。

分行业来看,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石油类价格领涨。7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上涨12.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3.4%,这带动石油类工业品价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