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经济上半年显较强韧性 新产业增质提效靠"平台+科技"
时间:2020-08-05 00:00:00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大湾区当中的各类园区、产业园及科技小镇是培育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正展现出其强劲的韧性。

 

广东省统计局7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及利润总额降幅持续收窄,实现利润总额3631.96亿元,同比下降6.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1.5个百分点。

 

另据此前广东省工信厅数据,今年1-6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降6.4%,不过,这个数据已经连续5个月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6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重回正增长,比5月当月增速回升4.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连续2个月正增长。

 

工业增加值的回升,意味着产业景气程度转暖,大湾区上半年产业迎来了“转折复苏”。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走访当中,包括惠州潼湖科技小镇在内的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则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助力新兴产业增质提效。

 

湾区城市发力新基建

 

产业建设尤其是新兴产业、新基建是大湾区在2020年上半年发力的重点。

 

在7月21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广东省工信厅规划与产业政策处副处长王俊透露,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超高清视频显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

 

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产业、精密仪器设备等12个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则正在按程序抓紧完善和报批。

 

此前,在5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

 

《意见》指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意见》认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体现“进”,对推动广东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随后,大湾区的主要城市也出台各类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6月份发布《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优化数字经济产业布局,引导各区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前沿创新、应用融合、新兴领域拓展等数字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

 

《征求意见稿》指出,将进一步整合提升各基地、园区、产业集聚区功能,为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加大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集聚企业、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进一步提升产业平台载体功效。以“互联网+”未来科技城等重大项目为引导,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小镇、小微园区建设,提升协同整合、集聚创新能力。

 

广州市则在7月初公布了《广州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数字基建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包括惠州、佛山等在内的其余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城市也陆续发布了针对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新兴战略产业的促进措施,这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机遇。

 

一名汽车产业链企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基建将会是公司的一个新的业绩增长极。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上半年公司整体订单量同比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上游开工率回暖,6月销售数据环比明显改善。基于行业特性,该人士判断公司汽车部门的业绩将会在下半年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新基建则成为一个新的抓手。该人士表示,“在原本的汽车产品供应之外,公司在上半年新组建了针对‘新基建’的项目组,将会为特高压、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基建、新兴产业提供产品”。

 

该人士所在的企业为全球车企提供车用改性材料等产品,2020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超过20亿元。

 

平台释放创新动能

 

支持新兴产业、新基建的创新发展,培育产业集群是一个关键词。

 

广州工信局副局长张宏伟在7月《行动计划》的发布会上表示,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就是强化载体,培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湾区当中的各类园区、产业园及科技小镇是培育产业集群的关键一环。

 

广州芯大厦运营负责人、广州建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叶此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的政策环境已经到位的情况下,需要一个专业的园区作为载体,承接前来广州落户的企业。

 

刘叶坦言:“产业的发展不是房子盖起来就行了,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

 

在聚集产业的同时,利用自身禀赋为企业增质提效是平台的一大竞争力。

 

惠州潼湖创新小镇孵化器在7月初被认定为惠州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也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