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最新定调!全球疫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下半年任务也出炉,看改革要点
时间:2020-07-31 00:00:00来自:券商中国字号:T  T

证监会定调了下半年的监管工作和改革重点。

近日,证监会召开2020年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视频),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重点工作。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作了题为《集中力量办好资本市场自己的事更好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报告。

来看关键表述:

1、当前全球疫情演进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

2、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奋力争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双胜利。

3、保持IPO常态化,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落地。

4、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完善注册制制度规则,增强信息披露针对性有效性,健全市场化法治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

5、全面清理“口袋政策”和“隐形门槛”,进一步整合规范备案报告事项。健全促进行业机构做优做强的制度机制,发展高质量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6、持续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推动建立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协调机制,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

7、平稳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落地实施,推动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加快落地。

8、研究逐步统一、简化外资参与境内市场的渠道和方式,切实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情况应对,共同打击跨境证券违法犯罪行为,构建完整清晰的境外上市监管制度体系。

9、推进上市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创新投资者教育服务,积极培育成熟理性的股权投资文化。

10、协同推进风险处置和金融反腐工作,持续推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地见效。

资本市场外部环境不稳定,需增强风险和机遇意识

会议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重点,并对当前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环境做了研判。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考验,证监会系统坚持特殊时期作出特别政策安排,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效,资本市场运行总体平稳,韧性明显增强。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科创板再融资、减持等关键制度创新持续深化,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新三板改革平稳落地。贯彻落实新证券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一批大要案,市场法治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加强系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演进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剧,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同时,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仍然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生态正在逐步形成。要坚持全面、辩证、客观、专业看待当前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既心存谨慎、加强研判,又把握有利条件、主动作为,在不确定环境中把握确定性,积累更多发展势能,努力在市场变局中赢得发展新局。

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2.1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录得14.97%和35.6%的涨幅。A股市场尽管出现了显著波动,但最终在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活动恢复的背景下,上半年收官成绩不错,创业板更是被市场认为重现结构性牛市。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旨在加快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构建资本市场健康生态,推进以注册制为基础的资本市场全面改革,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短板,强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职能,增强市场信心。

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部署九项任务

会议提出了下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并明确将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方针,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奋力争取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双胜利。具体来看,有九方面任务:

一是在落实“六稳”“六保”中进一步体现资本市场担当作为。细化落实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将前期的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提高政策的精准度、可操作性和直达力,促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资本市场机制作用,更好支持创新驱动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在疫情背景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保持IPO常态化,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落地,尽快形成示范效应。推进期货期权产品创新。

二是聚焦“建制度”主线,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坚持整体设计、突出重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