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结论:
1、特朗普支持率落后幅度扩大,当前民调显示已无胜选可能。
RCP民调显示,截至7月26日,特朗普支持率在全国范围内落后拜登9.3个百分点(5月时仅落后5个百分点左右);在摇摆州平均落后拜登6.2个百分点(5月时仅落后不到4个百分点)。根据270towin计算,若最终投票结果与当前民调一致,即便拿下所有摇摆州,特朗普也仅能获得260张选举人票,无法达到胜选所需的270票。除此之外,福克斯新闻(亲共和党)的民调显示,选民最关心的话题中,新冠疫情、经济与就业、种族问题位列前三,目前特朗普在经济方面的支持度也已落后于拜登,而此前这一直是特朗普的优势项;在疫情应对、种族问题上的支持度更是大幅落后于拜登。
2、特朗普如何挽回败局?以下五点将成为关键。
(1)疫情&疫苗进展:当前美国大部分摇摆州的疫情仍处于失控状态,一方面,疫情恶化影响了美国经济重启进程,进而不利于就业恢复;另一方面,特朗普擅长举行线下竞选活动来造势,而疫情导致线下竞选活动无法开展。
若后续美国疫情无法快速消退,特朗普仍将处于被动。此外,若疫苗在大选前研制成功,对特朗普将是重大利好。
(2)更多刺激政策:疫情期间,虽然美国就业大幅恶化,但由于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个人收入不降反升;随着救济法案的实施接近尾声,个人收入在5月再次下降,这也是近期特朗普支持率下滑的重要原因。若美国后续能推出更多财政刺激政策来提振居民收入,将有利于改善特朗普选情。
(3)向外转移矛盾:根据历史经验,当面临严重的外部冲突时,在任总统的支持率往往会大幅走高,例如“911事件”时期的小布什。由于无力挽回疫情和种族矛盾的影响,特朗普需要向外转移矛盾,例如对中国实施制裁、对伊朗进行军事施压等,甚至不排除特朗普会挑起局部战争。
(4)总统辩论表现:大选辩论将对支持率产生较大影响,与特朗普相比,拜登“不善言辞”的特点将导致其在辩论中处在下风。实际上在初选阶段的民主党候选人辩论中,拜登表现就一直不佳,此前的种族事件中拜登也曾多次失言。近期拜登支持率稳步抬升,一定程度上与其曝光度低有关。
(5)拜登腐败案调查:乌克兰议员曾在5月20日公布了一份拜登与前乌克兰总统的通话录音,目前该案件仍在调查中。若后续爆出更多决定性证据,对拜登将是致命性打击。
3、大选前中美关系不容乐观,但大选后有望边际趋稳。
疫情期间,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看法加深。Gallup的民调显示,当前美国民众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比例达到67%,创历史最高。FTIConsulting在5月的民调显示,40%的美国人不愿购买中国商品,这一比例为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最高;78%的美国人认为若产业链从中国回流,愿意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55%的美国人不相信中国会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鉴于此,对华强硬是两党候选人“政治正确”的选择,因此中美关系在大选前仍趋于紧张,且特朗普为了转移矛盾可能会做出进一步升级的举动。但大选结束之后,无论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当选,对华强硬的“政治诉求”可能会大幅弱化,恢复经济将成为首要任务,从而中美关系有望边际趋稳。
4、后续重要时点:
拜登确定副总统人选:拜登此前表示将在8月1日前后确定。
民主党全代会:8/17-8/20,将正式确定副总统人选及竞选纲领。
总统辩论:9/29、10/15、10/22三场总统辩论,10/7副总统辩论。
大选投票日:11月3日,通常次日凌晨可确定结果。
风险提示:美国大选爆发黑天鹅事件;中美冲突超预期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