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好转,三产结构稳定。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为7821.64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4.6%)收窄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0.2个百分点。横向对比看,截止本报告发布日,在目前已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的24个省市(不含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西、西藏、陕西、宁夏)中,山西省上半年GDP总量及增速均排名第17位。从三产结构来看,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三产比例为3.62:43.44:52.94。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比有所提升,但与2019年全年相比,第三产业占比增加1.5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三产结构保持稳定。
工业生产基本恢复,疫情对消费品工业、建材影响持续,新兴产业逆势增长。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降幅低于全国(-1.3%)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3.5%)收窄3.2个百分点,与2019年上半年6.9%的增速具有较大差距。横向比较来看,在目前已公布工业增加值数据的22个省市中排名第14位。从行业分类看,煤炭、钢铁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转正,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色、建材、食品、医药等工业增加值仍然负增长,有色、医药降幅超过一季度。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4%,煤层气采掘业增长3.4%,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长3.1%,均明显好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制造业表现较好,网络相关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较快。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高于全国的-3.1%,较一季度(2.5%)加快5.8个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8.2%)0.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1.9%,较一季度(-9.3%)加快21.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投资的主要因素。制造业投资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9%(新能源汽车制造投资增长52.5%),食品工业投资增长20.7%,医药工业投资增长14.2%,电力工业投资增长40.8%(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43.3%),均明显快于全省投资增速。网络相关投资增长加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2倍(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13.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0.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2%。
社零数据改善较慢,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2020年上半年,山西省社零增速-16.3%,较一季度(-25.7%)收窄9.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8.3%)有较大差距,低于全国上半年社零增速(-11.4%)4.9个百分点,在已公布该项数据的22个省份中排名第18位。从消费品种看,基本生活类、中西药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较快增长;部分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计算机及配套产品增长32.7%,智能手机增长2%。新消费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表现活跃。
以国资国企改革为抓手推进转型综改。2020年,山西省进一步聚焦转型综改,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明确了“2020年打基础、2025年出雏型、2030年基本实现、2035年全面实现”的转型目标。把做好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六篇大文章作为蹚新路的内涵、载体、抓手。2020年上半年,山西在多个行业出台新政策,其中煤炭行业聚焦产业结构优化,出台了《山西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轻工行业、钢铁行业、新材料行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出台了2020年行动计划。2020年,山西省国资国企改革聚焦于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体制改革,加快战略性重组,推进混改,深度推进“腾笼换鸟”,加快实现监管职能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加强国企党的领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市场化选聘,不断增强国企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75%以上的国有资本集聚到基础性领域和优势行业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