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群: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还会继续宽松
时间:2020-07-20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廖群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

以下观点整理自廖群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0期)上的发言

我们研讨会的时点不错,上半年经济数据刚公布,起码从香港这边来讲好于预期。在数据公布之前,大家预测都在2%左右,好的有2-2.5%,1%的都有,但没想到二季度达到了3.2%。所以,很多人包括丁首席刚才也说到,呈现的一种V型反弹。从二季度全季度来看,令人鼓舞。

二季度可以说是V型反弹,但真正的V型反弹是在六月份,六月份可以说是“火箭式”反弹。从四五月份的数据来看,工业增长虽然还不错,但消费投资都很差。所以四五月份的数据出来后,市场都没有预计3%以上的增长,但六月份的复苏大大快于预期了,使得整个二季度出现了比市场预期好得多的表现。这当然很好,但在总量GDP增长好于预期的情况下,有六大非均衡性,这几点都很重要。

从我个人感觉来讲,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最大的不平衡是供需不平衡,也就是供给是快于需求。因为供给,从工业生产包括服务业(服务业稍差一些),一二三产都是转正的,而且工业转正的很不错,达到4%以上。但看需求方,最主要是消费,消费就很差了,目前只有零售总额,它不是完全的消费,它是大部分的消费,零售总额二季度是-3.9%,这还没有看通胀,通胀还有2.3%,所以要从零售总额来看负的很多,这表明消费负得蛮多的。投资整个上半年也是负的,但是二季度是按照累计增长来看,把二季度剔出来是转正的,但消费下降这么多就拖累了整个内需。出口还是不错的。统计局算GDP增长速度是从哪个角度算的?以前我们搞宏观经济的都知道,大部分是支出法,按需求方面来算的。但是从需求方面计算,我们算一算,如果把零售总额和其他消费都考虑进去,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税,总感觉难以转正。需求肯定是比供给要差,我估计二季度难以转正,也可能转正,但转正的不多。这里我不是说统计数据有问题。实际上我们忽视了另外一点,供需之间还有库存的问题,库存还没有统计。我们用供需减掉库存,宏观来看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理解,二季度GDP确实转正达到3.2%,供给是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但实际上来讲内需没有达到,这用什么补充?用库存补充,库存增加很快。这种不平衡最为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数据公布之前都觉得没有这么高,很多是从需求角度,因为短期和习惯来讲还是从需求的角度来算的。三驾马车,我们很少谈到库存,但这次库存是很大的变量。这么说,其实数据还是对的,只是表明它的含义,企业为什么增加库存呢?一是复工复产比较快,也不管卖不卖得掉,赶快拼命来补生产,这是对的。这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理性选择,当季并没有卖出很多,但是预期下半年内需消费会更快的复苏,这样先生产,下半年和明年也能卖出去,有这样一个含义在里面,当然这个含义也是积极的。

上半年大致的情况,从我感觉来讲,二季度是不错,但是我对六月单月反弹的持续性还是持一点谨慎态度。我觉得供需关系不平衡,要认清楚库存的含义,库存对下半年的含义,这意味着下半年如果消费上不来,需求跟不上的话,可能生产也会拖下来。需求没上来,就慢点生产,因为一二季度刚好是复工复产,复工复产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我就要看看销售的情况。这是上半年。整个上半年是-1.6%,当然这是有疫情的原因,但是光-1.6%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肯定也是最好的,但小经济体受疫情影响很小,转正比较多,但我们谈的主要经济体中应该是最好的。

我们再说下半年,二季度这么好的情况,各位首席学家都在往上调预测。在数据公布前,全年预测都是1-2%之间,2%以上的都不多,但现在都往上调了,调到2-3%之间,大概是2.5%更多,各家预测不一样,下半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现在可以做预测,但并不能因为二季度超预期的好就断定下半年的局面非常乐观。因为下半年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感觉最大的不确定性还是疫情。上半年我国-1.6%,一季度-6.8%,全世界的国家都深度负增长,都是因为疫情。所以,疫情是主导今年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是主导各个国家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上半年是这样,下半年也是这样,因为疫情还没有结束,所以下半年还是要看疫情。起码我国对疫情是表现最好的之一,起码三月份基本平息了,但我们对下半年依然不能过于乐观或者掉以轻心。因为从六月份北京又出来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出来的,最近新疆又出来了,所以不能排除下半年还会有各个省市大家都觉得挺好了,它又来了。香港又是有第三波暴发了,也是莫名其妙,这次新冠疫情和以前的SARS很大不同,胶着性、黏性更大,这一点要注意。我相信我国的疫情抗疫工作做得最严格最好,我不觉得它会大规模暴发。但前一次北京出现的情况,还有新疆这两天的情况,这种情况还会出现,特别是全球疫情没有改善的情况下,不断的有输入,输入没有控制好又会传染过来。所以,下半年疫情会保持进一步平息和进一步的改善,但零星的像北京、新疆这种情况也不能完全排除。虽然就是几十个几百个确认病例的问题,但它会使得整个抗疫工作持续下去,抗疫措施不能解除。实际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全球的其他国家,它并不在于多少人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