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其中,高技术、能源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城市轨道车辆、3D打印设备、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的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50.0%、328.2%、64.2%、24.3%。
整个上半年,在深圳创想三维负责生产排期工作的贺武海简直忙晕了。
从2月份开始,贺武海所在的这家公司3D打印机出货量就一直飙升,整个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150%,4月份更是增长超过400%,超越历史最高峰值。
受海外医疗防护设备紧缺影响,利用3D打印设备制作出的口罩、医用面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一时间竟成了紧俏货。作为国内桌面级3D打印设备生产厂商,创想三维的3D打印机成了广东上半年高技术产品逆势大涨的典型代表。
7月19日晚,广东省统计局披露,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高技术、能源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城市轨道车辆、3D打印设备、服务器、工业机器人的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50.0%、328.2%、64.2%、24.3%。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解读称,这得益于广东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升与修复,尤其是上半年广东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9万亿元,降幅比一季度收窄8.7个百分点,全省36个行业增速提升或降幅收窄,回升面达9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广东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5.4个百分点。广东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个月保持当月正增长,6月当月创下投资量的新高,同比增长11.6%。
“三驾马车”恢复性增长
杨新洪在解读数据时表示,广东上半年“三驾马车”动力已经回暖与增强。在投资方面,广东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正增长;在消费方面,上半年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5个百分点;在出口方面,出口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6月当月出口交货值由5月份下降6.7%转为增长5.5%。
从公布的具体数据看,广东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背后,与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增长密切相关。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提速,上半年增长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6个百分点,以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投入力度加大,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投资增长18.6%。而工业投资中,与防疫物资生产相关的医药制造业增长50.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5.5%。
杨新洪分析称,广东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工业产业较为齐全,企业面对市场抗压能力较强,尤其是新基建、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保障投资增长,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经济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
从市场活跃程度看,广东上半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万亿元,尽管同比下降了14%,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持续“回暖”,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4.5个和9.5个百分点。
为拉动消费,广东上半年相继推出了汽车下乡专项行动、释放消费券、支持发展直播电商新业态等多种政策措施,广东各地也掀起新一轮汽车消费热潮,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疫情催生宅经济,全民直播带货模式热度飙升。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支付宝广东分公司、财付通广东分公司累计发放并配合居民使用政府消费券1605.22万张,涉及金额共5.05亿元,撬动消费交易23.10亿元,惠及实体商户25.56万家。
持续回暖的还有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出口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出口交货值降幅比一季度收窄6.5个百分点,尤其是6月当月出口交货值由5月份下降6.7%转为增长5.5%。
对于出口回暖,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分析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广东作为外贸大省受到很大冲击,但通过及时政策支持和举办云上广交会等,对外贸企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复苏的外部影响。
如刘金山所言,疫情期间,广东外贸表现出强劲韧性。以广州港集团为例,今年上半年其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实现逆势增长。广州港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0546万吨,同比增长1.6%,甚至6月份集装箱完成206.38万标准箱,创近年来单月集装箱吞吐量新高。
“在迎战疫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防疫物资运输、国际贸易企业进出口、外向型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采购,都需要港口物流通道支撑。”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袁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东盟当前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广州港在地缘位置上有优势,上半年新增的7条外贸班轮航线中,有6条航线前往东盟。
高技术、能源产品产量大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尽管广东上半年GDP未破5万亿元,但不少指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广东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25.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6月份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全省40个行业大类中有1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比3月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作为广东支柱产业的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4.6%和10%。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东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