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由负转正。二季度GDP增速+3.2%,较一季度-6.8%上升10个百分点,优于市场预期。这受益于国内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叠加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推动。分项来看,经济修复主要依赖于投资端。
基建和地产投资是经济回暖的主要贡献部门。基建投资累计增速由3月的-16.4%上升至6月的基本持平,地产投资增速由-7.7%上升至1.9%。而制造业投资1-6月累计增速仍为-11.7%。在低利率以及回补效应的刺激下,地产销售近期明显回暖,叠加地产企业的交付压力,地产投资下半年预计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从财政政策空间来看,下半年的专项债和特别国债额度能够继续有效支撑基建投资,实现逆周期调节作用。但在海外疫情尚未摆脱之时,国内制造业海外订单回补仍存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盈利和投资意愿,预计制造业投资还将主要靠国内需求修复保持弱复苏。
消费复苏斜率放缓,下半年仍有空间。6月名义社零同比仍下降1.8%,较上月仅回升1个百分点,消费的上升斜率有所放缓。我们认为这可能和6月在北京出现一定的疫情反弹,各地管控措施有所加强有关。另外去年6月也是全年社零增长的最快值,有一定的高基数影响。展望下半年的消费,我们认为随着北京出现二次疫情得到控制,居民消费信心和管控措施得到修复。特别是电影院逐渐开始逐渐复产,对线下商场消费的客流以及消费信心会有不小的帮助。从哗啦啦高频数据来看,截至7月15日全国餐饮营业门店开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0.34%,已基本摆脱疫情的影响;七日平均订单量同比减少13.11%,减少幅度较7月初已缩小近10个百分点,这反映餐饮业的需求状况正在不断改善。我们判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消费在下半年有望继续复苏,支撑宏观需求的持续向上。
GDP增速预计逐季抬升。二季度经济数据反映了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展望后市,随着预期向现实完成靠拢后,市场的关注点将回到经济修复的方向和持续性上。对此,我们依然保持GDP增速会逐季抬升,环比复苏逻辑会持续到明年一季度的观点,对风险资产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对2020Q3,2020Q4、2021Q1以及2021Q2这未来四个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为4.5%,5.9%,13.0%和8.0%。由于低基数以及经济继续复苏的帮助,明年一季度中国GDP的增速会是两位数以上。如果疫苗研发在今年四季度出现大的进展,则会大幅提升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预期。中美关系的下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则在今年的9月29日美国总统大选第一次电视辩论。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反复影响复工节奏,国内金融监管明显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