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出现罕见的负增长后,二季度中国GDP增速转正!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
转正的,还不只是GDP增速。
工业生产恢复较快。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一季度为下降8.4%。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向中国财富分析,单看6月数据,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三者的增速,基本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经济得到较快修复。
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同比4.8%,前值4.4%。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从5.2%小幅下滑到5.1%,可能和去库存压力下,企业生产意愿有所降低有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13.4%,在主要行业中最高,6月汽车产量同比大增20.4%,主要因汽车补库。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从-6.3%回升到-3.1%,单月增速从3.9%提高到5.3%。
李奇霖表示,全口径基建投资累计增速从-3.3%回升到-0.1%,但单月增速从10.9%高位回落到8.3%。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从-14.8%上升到-11.7%,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拖累。
房地产数据全线回暖。累计投资增速-0.3%转正到1.9%,单月增速则从8.1%继续回升到8.5%。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6%,降幅收窄5.2个百分点。销售面积累计增速从-12.3%回升到-8.4%,销售金额累计增速从-10.6%回升到-5.4%。信用环境改善和销售回暖,带动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从-6.1%回升到-1.9%。
李奇霖分析,除消费外,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下半年经济有两个比较确定的趋势,一是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回升,全年可能到6%左右;二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将继续恢复,但在就业压力下这种恢复是缓慢的。
下半年经济发展同样存在不确定性。李奇霖提示,一是地产投资恢复的持续性,二季度地产投资高增和一季度施工停滞后交房压力之下的赶工有关,地产投资单月增速可能正在接近高点。
二是出口反复,欧美强制复工会提振中国外需,但疫情二次暴发会拉长抗疫时间,自中国进口的需求也是缓慢恢复的。加之海外复工,一部分出口份额会从中国流出。两股力量平衡下,下半年中国的出口持续改善有限。
李奇霖表示,经济内生性下行、疫情外生性冲击和逆周期调节平衡下的弱复苏可能还会持续一个季度左右,在恢复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消退后,经济可能再度面临放缓压力,需要防范经济预期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