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报告-货币政策:目标下的两难
时间:2020-07-14 00:00:00来自:华西证券字号:T  T

事件概述

2020年7月10日,人民银行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上半年金融数据,并回答了货币政策相关问题。

投资观点

2020年货币政策两条主线

1)正常的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传统政策):主要包括三次降准,OMO、MLF和1年期LPR利率下调30BP。

2)特殊的阶段性和结构定向性政策工具(创新直达政策):1.8万亿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普惠小微贷款的延期还本付息、支持信用贷款发放政策(与再贷款配套)。

上半年央行各类政策工具提供的基础流动性约9万亿,带动形成新增社融20.8万亿,存量社融和M2增速持续回升。

结构定向性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3000亿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已完成,4月底推出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已完成3747亿(包括涉农贷款、扶贫贷款、普惠小微贷款)。1-5月,新增普惠小微贷款1.4万亿,余额12.9万亿,同比增速25.4%。结构定向性政策效果较为显著。

金融体系向实体让利1.5万亿的三条渠道

1)通过利率下行让利9300亿,包括整体利率下行(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和结构性政策引导下的优惠贷款利率。2)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3)直达政策支持+普惠小微贷款延迟,让利2300亿。

未来货币政策预判

1)政策退出问题。主要是指今年以来实施的特殊、直达政策在“疫情冲击”渐次消退后,到期不再加码和延期,因为这类政策具有较强政策指导性质,在经济活动回归正常后不宜长期、大体量使用。“降准、降息”属逆周期常规政策,在经济不断恢复下,将步入等待、观察状态。

2)降成本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今年有企业融资成本降1个百分点要求,金融让利实体也需要整体利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鉴于5月下旬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较为显著上行,后续要实现降成本目标,央行需要通过OMO、MLF等操作适当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并适当降低利率;同时,在存款利率相对刚性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以通过降准激励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3)短期,货币政策遭遇“两难境地”。7月以来,受股票市场快速上涨影响,股票-债券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央行若投放流动性引导债券利率回落,可能助推股市“火热”行情。鉴于此种境况,政策引导利率下行的时点将会适当延迟。

风险提示

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