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二季度经济、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
时间:2020-07-14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意见领袖|颜色(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目前经济总体稳定恢复,根据工业增加值以及投资状况,二季度GDP经济数据或可达到2%以上甚至更高。但目前服务业内需偏弱,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弱,就业状况较为严峻。同时企业利润降幅较大,生产经营困难较多,资金拖欠情况有所增加。综合来看,我认为未来政策对策应主要强调内循环,扩大对两轻一重行业的有效投资,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补短板投资,并同时通过放松一些城市对限号、加强老旧机动车淘汰管理、家电以旧换新等方面促进消费。还应设立就业相关专项资金,帮助提升职业技能,改善就业问题。

近期利率上涨较快,但DR007升至2.2%属于围绕利率中枢波动的情况,因此不会触发逆回购操作。在股市强势上涨的情况下,央行是否继续通过逆回购给市场注入更多的流动性还需要进一步权衡的。另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1%反映了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债券收益率上升反映的是股债翘翘板的情况。

我认为央行的判断是金融表现强于实体,且当前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较大。因此,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总量政策的力度,不要留下后遗症。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央行现在主要的工作重点依然是降利率和调结构。央行将持续释放LPR改革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通过压缩LPR加点的方式降低贷款利率,引导银行向企业让利。同时利用再贷款这种结构性货币政策提供可直达实体的资金支持。货币政策的变化跟基本面的变化是一致的,若经济持续改善并达到预期,央行实施降准的概率会很小。在目前看来,短期之内看不到货币政策调整的信号,货币政策相对而言比较谨慎。

维护股市的稳定和发展是证监会最为重要的任务。股市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基本面,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大幅上涨后或有的下跌,以免对股市造成太大的冲击是合理的。在资本市场的改革背景下,积极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科创板会进一步进行制度创新和尝试,同时,再融资政策和新证券法也需要尽快落实。

近期美国疫情加剧,特朗普选情压力空前大,美国三季度经济压力加大。我认为特朗普或将加强对中国银行业的制裁,可能会再次要求中国加强对农产品的进口,同时,不排除美国于大选之前在中国台湾做一些擦边动作,届时中方必将实施反制措施。若中美关系不能保持良好态势,或将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二季度经济基本状况

目前经济总体稳定恢复,根据工业增加值以及投资状况,我认为二季度GDP经济数据或可达到2%以上甚至更高。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近期农业、工业与服务业总体恢复情况良好。农业方面,夏粮或将迎来丰收。虽然南方水灾很严重,但是截止到6月10日麦收的进度已经将近七成半,产量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目前,问题出在副食品上,一是南美疫情使得玉米和大豆可能会出现问题。二是国内疫情防控对食品加工和新鲜食品物流有影响。三是今年南方的天气可能会导致一些农产品的供应出现问题,价格可能会推高。工业方面,5月工业增加值已经回升到4.4%,工业产量稳步增长,利润下降的速度进一步放缓。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首次转正,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0%。服务业方面,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较4月提升5.5个百分点,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稳定增长。线上医疗、远程办公、智慧城市、网络购物发展非常快。服务业的问题是内需偏弱,尤其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弱。6月份北京的疫情使得住宿、餐饮和文旅服务消费恢复进一步放缓,尤其是接触型消费。我认为北京的应急响应级别或将在一周之内会下调到三级。总体而言,服务业在缓慢向好。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投资、消费与出口状况明显改善。投资方面最好的是房地产。近期房地产销售火热,5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9.3%。总体价格较为稳定,部分城市房价地价上升比较明显,其中深圳最为突出。北京、深圳、南京、成都有些地价拍出了新高。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值基本已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市场预期有一些变化。资金进入房地产的冲动比较强烈,当前房地产的调控依然偏紧,目前看还没有地方政府放松调控的情况。住建部依然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手段,不放松、不加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由于资金要流入房地产市场,所以要尽量建立起金融和房地产的隔离机制,对这些流入房地产的资金进行全口径统计、全覆盖管理。消费方面,汽车消费强劲回升的因素是累计效应。在汽车消费与房地产销售增长的带动下,消费降幅明显收窄,生活性消费有所恢复。据民航局统计显示,民航单日运送旅客量已恢复到60%左右。出口超预期实现连续正增长,防疫物资出口大幅增长,4月防疫物资出口金额从月初每天10亿人民币增加至30亿人民币以上。我认为星期一公布的6月进出口数据都会双双为正。进口额的正增长更多是反映了工业品需求的增加。

近期CPI的涨幅有所回落,调查失业率小幅度下调。但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且就业不充分。5月1.2%的人员虽在职但仍处于非就业状态,全国20—24岁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