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 须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
时间:2020-07-13 00:00:00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一直被寄予厚望。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尽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40余年的风风雨雨,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未能彻底解决,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目标实现仍然需要不断发力。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跨学科理论借鉴与指导,理论视野狭窄且亟待突破,对改革实践形成明显制约。具体来说,国企改革在向纵深推进的同时,由于其涉及的跨学科理论的复杂性及未能有效借鉴,还存在国企改革理论理解不透彻、政策不明确、方针贯彻落实不甚规范的现象。

深化国企改革为何要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

一方面,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利益群体多,与许多学科关联密切。加强跨学科研究与成果借鉴与理论指导,是国企改革继续深化的重要方法。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突破口的当下,如何构建有效的管理模式来激发活力、凝聚合力、促进创新,不仅需要有针对性地从各个方面制定促进国企改革的政策措施,如集团管控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更重要的是需要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在努力搞透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理论指引与政策制定。然而长期以来,囿于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国企改革深化之路在“摸着石头过河”下侧重政治学或者部分管理学理论成果;理论指导及相关讨论相对离散,缺乏系统性,致使形成的方针政策也不够明晰与科学。

事实上,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许多重大举措与现象,无论是国务院国资委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深层次转型,还是地方国资委对国企的分类改革;无论是推动股份制上市、员工持股,还是国资流动平台;无论是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还是党对国企的绝对领导……其背后无不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

比如,国企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约束机制,涉及的就是经济学学科的委托代理理论、非对称信息市场理论。这表明,国企改革本身就是个跨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大社会课题,因此更需要我们谦虚地学习既有理论成果并积极地给予跨学科借鉴。

另一方面,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也是破解国企改革发展实践难题的现实需要。国企改革的实践问题,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去推进贯彻落实。没有科学的跨学科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方法做指导,没有相关政策做支撑,中国的国企改革实践就难以顺利发展。纵观当前世界上较为典型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诸如美国的出租管理模式、法国的计划管理模式、意大利的参与制管理模式等,无不是以具有本国特色的学科理论和政策作为支撑的。又如在经营职能与监督职能分离方面,西方国家采用了明确的经济学制衡机制。

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如:公司治理体系不够完善问题、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权“一股独大”问题、创新不足问题、职业经理人体制不成熟问题、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过重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既有对跨学科理论认识不深刻的方面,也存在政策制度不健全的方面,都需要通过深入开展跨学科理论研究、学习和借鉴;都需要在跨学科理论借鉴的前提下,结合实践应用情境加以变革创新,才能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科学的战略规划与制度保障。

深化国企改革如何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

首先,要用包容与发展的眼光开展跨学科理论借鉴。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深化国企改革也是如此。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谦虚借鉴与学习跨学科理论知识成果,以包容的心态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并据此提出新的方针政策,从而加快理论、科技、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创新,这是实现国企改革新突破的重要前提。

以制定深化国企改革的激励制度为例。一方面,我们要借鉴经济学所持的委托代理理论与激励相容理论,坚信人的本性是理性的、自利的,是追求产出最大化的,因此激励必须与绩效紧密挂钩,对职业经理人需要严密监控;主张用股权激励机制、最优激励契约等破解激励实践难题。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借鉴管理学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充分吸收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综合激励型理论,明白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与路径是多元化的、复杂的,激励与国有企业有效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即不是百分之百的高薪-高绩效关系);因此可以借鉴以往研究成果较多采用的“金降落伞”“发展激励”等复合型激励体系。面对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主张,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是不疏漏、不回避、不慌张,兼容并蓄,立足超越;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多个学科的激励思想和模式的基础上,再谨慎制定激励政策,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之后政策的制定既科学合理,又深入人心。

其次,可以通过课题形式赋予有能力的高校、学者开展国企改革重大研究任务,以快速形成跨学科理论借鉴。当前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与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无论是建立理论体系还是指导实践,都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考虑到各种相关配套政策必须科学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