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平宏观评6月金融数据:货币政策从超宽松到结构性宽松
时间:2020-07-13 00:00:00来自:新浪财经字号:T  T

事件

中国6月M2同比增长11.1%,预期11.2%,前值11.1%。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万亿元,预期1.76万亿元,前值1.48万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亿元。

解读

1、近期货币政策及6月金融数据,呈八大变化:

1)整体趋势来看,货币政策从危机时期的超宽松状态逐步转向经济恢复的“总量适度”常态模式。

2)6月社融增速12.8%再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宽信用延续,但社融上升的斜率边际放缓。

3)信贷结构延续改善,经济弱恢复、楼市销售回暖、股市走牛,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均大幅多增。

4)M2增速11.1%,环比持平,但高于2019年的8%。居民和企业存款大幅多增,银行和财政部门让利于实体部门。M1增速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高位,企业和居民投资保持谨慎。

5)从流动性层面看,6月资金投放量缩价平,银行间市场及债券市场利率均有所上行。

6)从影响看,宽货币转向宽信用,稳企业、稳就业,利好股市、利空债市。

7)展望下半年,美国、日本等疫情二次爆发,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疫情严峻,外贸形势不容乐观,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宽松基调,难以转紧,但力度减弱,以结构性宽松为主,提高“直达性”,宽信用、降成本,兼顾防风险和稳杠杆。

8)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股市、黄金等资产价格纷纷大涨,根本原因是全球流动性宽松,美国QE、零利率,中国降息降准,国内经济虽然逐步恢复但形势仍严峻。建议政策定向引导流动性流向新老基建,既能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就业,还能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和企业,是宽货币到宽信用最好的方式。

2、货币政策从危机状态转向常态模式,结构性政策发力。

从政策取向来看,货币政策从危机时期的超宽松状态逐步转向经济恢复的“总量适度”常态模式。从原因来看,一方面,经济延续恢复态势,5月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速4.4%、PMI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6月PPI环比转正、同比跌幅收窄,货币政策无需继续大幅宽松。另一方面,3-4月流动性高度充裕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加杠杆、企业票据套利现象抬头,监管出拳抑制资金空转、遏制泡沫膨胀,引导资金流向实体。

从近期监管层态度来看,6月18日陆家嘴论坛、6月末“余初心”发文、7月1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召开二季度例会,均释放出相同的政策信号:坚持总量适度,积极防范金融风险并提前考虑政策工具适时退出,但适时退出并不意味着收紧货币,目的是为了“退空转”,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从政策操作来看,6月总量政策继续保持谨慎适度,但结构性政策仍在加码。一方面,6月总量性政策发力的预期再次落空。6月17日国常会降息降准预期落空,央行仍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量缩、价平,6月18日重启14天逆回购,抚平特别国债发行、跨季跨半年带来的短期流动性波动。另一方面,结构性政策仍在加码,重点是精准滴灌、直达实体。1)6月1日,央行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6月17日国常会强调,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让利1.5万亿元。3)7月1日,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各25BP,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50BP,其中再贴现利率为2010年12月以来的首次调整。4)7月1日国常会提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

3、总量层面,社融增速再创新高,6月社融增速12.8%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宽信用态势延续,但社融上升的斜率边际放缓。

6月社融增速12.8%,创2018年3月以来新高,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6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43万亿元,同比多增8099亿元,高于2017年以来(可比口径下)的历年同期规模。1-6月合计新增社融20.83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2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1.8万亿元,同比增速12.8%,环比提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提升。供给端,监管再次强调金融让利实体,宽信用政策继续发力,支持银行信贷投放、债券购买;需求端,PMI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基建发力继续带动内需修复,楼市销售数据延续好转,显示实体企业投资、居民购房及消费需求继续回暖。

3月以来的宽信用态势延续,但社融同比多增量从3-5月的天量水平(2.2万亿、1.4万亿、1.5万亿)下降至6月的8099亿元,社融上升的斜率边际放缓。

4、结构层面,企业及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多增、企业债发行回暖,未贴现承兑汇票大幅多增,构成社融主要支撑。

表内融资方面,信贷同比延续多增。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同比多增2306亿元,企业及居民中长期贷款是主要支撑。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872亿元。6月新增企业债券融资3311亿元,同比多增1872亿元。6月信用债市场利率上行,但企业债融资额环比回升,反映企业抓住当前融资窗口、重新加大债券发行力度。表外融资方面,未贴现汇票带动表外同比大幅多增。6月表外融资新增853亿元,同比大幅多增2976亿元,其中未贴现承兑汇票同比多增3500亿元,5月以来监管层整治资金空转,打击结构性存款、规范票据发行,票据套利现象有所抑制。信托贷款多减867亿元,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